骨圭是一种贵族祭祀用的礼器,用动物骨头制成,其下端平直、上端呈三角形,整体为扁平长条形。忠州博物馆所藏此件商代骨圭,长15厘米、宽1.5厘米、厚0.25厘米,重11克,1998年出土于中坝遗址第103号探方第36文化层。
圭,起源于夏商时期。随着礼制的确定与完善,圭这类礼器的发展在周代进入鼎盛阶段。秦汉时期,用圭制度被废弃。
《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圭的尺寸与其拥有者的地位相匹配,圭越长越大,其拥有者也越尊贵。
圭的用途主要有两种。一是象征身份地位的瑞信,用于朝觐和册命,如《礼仪·注疏》记载:“以朝天子圭与缫皆九寸。”二是作为载策,用于祭祀天地、四方、祖先、神灵及盟誓活动,如《礼记·典瑞》记载:“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两圭有邸以祀地,旅四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