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30日 星期四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拔山镇
古塘村展开新画卷
周小军 毛幼平 杜小林
纵横相连的生产便道穿插在郁郁葱葱的庄稼中。
幢幢民房点缀在绿荫之中,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新修、扩建道路,为群众出行和产业发展提供便利。
自来水安装覆盖率达到98%,村民饮用水不再愁。
古塘村积极发展种植业,今年种植水稻1500余亩。
村里有了产业,村民可以就近务工挣钱。
扶贫驻村工作队走村入户,向贫困户宣传惠民政策。
  村道宽阔平坦,农民新居错落有致,层层叠叠的梯田里满是葱茏的庄稼,一幅美妙的生态新农村画卷展现在眼前……这是记者日前在拔山镇古塘村看到的情景。

  古塘村位于拔山镇东北部,与花桥镇、马灌镇相邻。全村幅员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79亩,林地面积465亩,下辖7个村民小组,共有672户215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183人。2016年,古塘村实现整村脱贫。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古塘村积极谋划脱贫工作,创新帮扶方式,取得了一项项可喜的成绩。如今,古塘村焕然一新,村子越来越美、道路越来越宽、村民幸福感越来越强。

  设施完善村容美。近年来,古塘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整治山坪塘、硬化公路、新修蓄水池……一项项工程齐头并进,逐渐改变着村庄的面貌。全村新建硬化公路10.63公里、通达路3.5公里、生产便道9.8公里,人行便道实现“户户通”。整治山坪塘21口,改建水井9口,整治河道1.5公里,安装自来水管网8.1公里,自来水安装覆盖率达到98%。新扩建便民服务中心广场及公共厕所,卫生厕所拥有率达到80.2%,主干道和部分居民点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产业发展助增收。古塘村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建立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指导贫困户发展产业。村集体成立古塘村农业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今年,合作社种植胡豆50亩,销售嫩胡豆2500余公斤、干胡豆1000余公斤,收益1万余元。种植高粱70亩,预计收益3万余元。新建年出栏2000头生猪养殖场,预计今年10月投入运行,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近50万元收入。发展家庭农场2个、种粮大户1个,吸纳10余名贫困村民就近务工,每人每年务工收入逾1万元。

  “三治”融合环境好。古塘村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创新“大事一起干、好事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治理模式,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上精准发力。该村以“环境保护意识化,道路清理常规化”为宗旨,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村干部会议、院坝会,定期整治乡村道路环境,向群众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全村设置垃圾收集点12个,实行垃圾集中清运制。安排9名公益性岗位人员负责全村卫生保洁、道路养护等工作,组织党员和志愿者开展“村庄清洁日”活动,有效保障了村庄干净整洁。如今,古塘村已形成“全村统一管理、小组自主管理、垃圾集中处理”的长效保洁机制。

  一项项特色产业欣欣向荣,一条条致富道路在乡间延伸,一群群有志之士投身扶贫一线……古塘村,这个曾经闭塞、贫穷的乡村已完美蜕变。

  文/周小军  图/毛幼平 杜小林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公益广告
   第04版:告别贫困
古塘村展开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