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0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汤桂林:返乡“种”出甜蜜新生活
张茜井

  本报记者 张茜井

  11月7日下午,在马灌镇马灌社区四组的一个果园内,负责人汤桂林手里拿着一把剪子,对桃树不停地修剪。太阳映照下,汤桂林的脸颊不时滑落汗珠,他只是抬抬胳膊,用衣袖简单擦几下,便继续手中的活儿。

  “修剪的目的是培养桃树枝条,我们要去除背下枝、背上枝、过密枝。”汤桂林说,“目前进入桃树冬剪时期,冬剪关乎明年桃树产量和品质,马虎不得。”

  汤桂林今年46岁,花桥镇宝胜村人。2018年,汤桂林返回家乡在马灌镇马灌社区流转100余亩土地种植葡萄、桃子、梨子等。不到3年时间,汤桂林以勤劳的双手,打造了属于他的“甜蜜事业”。

  2008年,汤桂林在江苏昆山承包20多亩土地种植果树。这一种,便种了10来年。随着家里的孩子一天天长大,父亲一天天变老,需要照顾,汤桂林返乡的愿望越发强烈。

  2018年初,汤桂林将昆山的果园转卖给别人后,便带着妻子回到家乡。

  回到家乡后,汤桂林决定干老本行,便开始寻思着选址。正在这时,马灌镇党委、政府负责人找到了汤桂林。

  近年来,马灌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确立“香村甜园·多彩马灌”的乡村旅游发展总体方向,努力打造“一线两片多点”的发展格局,其中“多点”即以分布在全镇各村(社区)的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为依托的乡村旅游点。

  马灌镇党委、政府负责人了解到汤桂林有发展种植业的想法后,便立即找上门来,动员他加入马灌镇乡村旅游建设中。

  被马灌镇党委、政府负责人的诚意打动,在他们找上门的第二天,汤桂林便跟着前往马灌镇马灌社区考察,并当场决定流转土地发展种植业。

  随即,汤桂林流转了马灌镇马灌社区二、三、四组的100余亩土地,并承诺每亩土地按250公斤水稻的市场价支付流转费,如果水稻市场价涨了,那么流转费也跟着涨。

  当时,大部分居民都同意流转,只有少部分居民还在犹豫。

  为此,镇、社区干部齐上阵,向他们讲明发展产业的好处,希望得到支持。最终,涉及到土地流转的所有居民达成一致意见,同意流转土地发展种植业。

  半个月后,汤桂林开始平整土地。2018年3月,这100余亩土地上便种上了葡萄、桃子、梨子等树苗。

  凭借着汤桂林多年的种植经验,果树生长情况非常好。去年,果树初投产,产生经济效益七八万元;今年,带来经济效益30多万元。“目前这些水果基本上在本地就能销售完,等明年大量挂果的时候,准备发往重庆主城等地销售。”汤桂林说,“我的果园规模不是很大,但是我现下不盲目追求规模,我打算不断提高品质,在现有基础上做精做深。”

  果园还吸纳了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平时有七八个,农忙的时候则有十七八个。

  “我从一开始就在果园打工,每天不仅有50元工资,还包一顿饭,除了基本的生活开支,还有节余。”马灌社区三组居民张成芳笑呵呵地说。

  汤桂林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能经常陪在父亲身边,照顾两个孩子上学,这样的日子过得比蜜还甜。” 汤桂林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乡镇农村
   第04版:专题
桂花村里橘花飘香
忠县打造农田湿地6万余亩
1000名跑者齐聚乌杨欢乐跑
新建生猪养殖场
禁毒知识宣传走进农家院坝
翻耕冬闲田
清理河岸
汤桂林:返乡“种”出甜蜜新生活
花椒锈病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