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0日 星期四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顺祥:自己苦累不算啥 群众幸福才是真
谢国邦
吴顺祥与群众聊家常,了解群众诉求。

  本报记者  谢国邦

  “我不图钱,我当干部只是为了让大家的日子过得更好一点。”这是忠州街道独珠村党支部书记吴顺祥常说的一句话。10年来,他一直践行着这句誓言:自己苦点累点不打紧,群众过得幸福安康才是真。

  今年51岁的吴顺祥是独珠村土生土长的农民。独珠村紧临长江,他从小就靠种地和捕鱼为生。他乐善好施,常热心村里公益事业和帮助乡邻。2010年,他光荣入党,随后担任村里的文书,2014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吴顺祥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专心致力于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促进群众增收……经过六七年的发展,独珠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独珠村虽是一个城郊村,但在2015年以前,村里没有一寸水泥公路,没有一项规模产业。

  2016年后,在吴顺祥的带领下,独珠村硬化公路12公里,修建便民道13公里,修建“四好农村路”5公里,修建排水沟1.3公里。

  这些成绩的背后,不知包含了吴顺祥多少心酸和泪水。他印象最深的是:2016年,要修一条1.3公里公路,他先后组织群众开了13次会议协调征地事宜,最后还是有一户村民临时变卦,堵在挖掘机前不让动工。其他干部前去做工作,都被骂了回来,他就自己前去沟通。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说,却换来了骂声。顶着头上的烈日,吴顺祥委屈的泪水顺着汗水一起流下。

  “他只是个村干部,修路又不是为各自,是为我们大家好,你为什么硬是理解不到哟!”围观的群众都看不下去,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不知是被吴顺祥的泪水感化,还是意识到了修路的重要性,这个村民最终答应了。

  发展产业,吴顺祥带头干。从除草机具的使用,到土地翻耕播种,他都快人一步,先学会了再教群众。在他的带动下,独珠村摘掉了集体经济“空壳村”帽子,发展起蜜薯、南瓜等产业,群众就近务工有了稳定的收入,也让集体经济收入有了新来源。去年,独珠村为务工群众支付劳务费超4万元。

  把群众当亲人,将感情融入工作。吴顺祥在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就业增收等方面的努力,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推动农村危房改造,他私人借给脱贫户周敏2万多元,让群众开心地搬进了新家;他多次往返县城与村之间,做好就业推介工作,让脱贫户雷凡海夫妻找到了新工作,夫妻俩每月收入5000多元,让这个家庭快速脱贫;他像保姆一样照料患病卧床的脱贫户雷红祥,让他不因为子女没在身边就无人照管;他积极动员群众发展产业增收,多方协调搞好农产品线上推介,让农产品销售不因疫情而受阻……

  当村干部,吴顺祥已有10余年,在他的记忆中几乎没有节假日。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他已习惯每天早上六点就开始工作,忙到天黑才回家。如今,独珠村的公路四通八达,村民喝上了放心的自来水,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产业发展前景良好,户户均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他用自己的行动兑现了让群众日子过得更好的承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乡镇农村
   第04版:社会民生
吴顺祥:自己苦累不算啥 群众幸福才是真
中岭社区居民吃上“技术饭”
2.5万亩集体林入股国家储备林
枣油桃熟了
中药材试验找到9个适宜品种
菌包销售俏
投入700余万元实施河道整治
八一村:产业发展激活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