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降噪”为考生开启“静音”模式
本报讯 (记者 白娟 )为给广大考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及考试环境,6月5日,县生态环境局联合县公安局、县教委、县城管局、县文化旅游委等部门开展2023年“严查噪声污染 确保中高考环境”专项联合执法检查行动,为高考开启“静音”模式。
当天,相关执法人员来到县城忠州广场、华怡广场等人员聚集点,查看有无噪音污染源产生,并对部分群众进行宣传劝导。
随后,执法人员前往县城部分娱乐场所和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对发现的疑似噪音污染源进行纠违。
据介绍,在中高考期间,县生态环境局将继续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噪声污染专项整治,同时加大工作力度,认真落实相关整治措施,实行24小时巡查制度,加强对考场周围环境噪声监督管理和控制。
县供电公司 多措并举为高考提供电力保障
本报讯 ( 实习生 彭诗琪)6月5日,在忠县中学高考点,国网忠县供电公司电力工作人员在检查考点内的各项电力设施设备,以确保高考期间电力供应万无一失。
目前,该公司已进入“全天候”保电状态,针对性制定了保电方案和突发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红岩共产党员服务队提前到忠县中学、忠州中学等保电单位,对配电设施进行检查,确保用电设备零缺陷投入运行。
此外,考试期间,该公司将安排红岩共产党员服务队在各个考点24小时值守待命,通过变电集控站加强辖区内的电网运行监控,对涉及保电的变电站安排专人值班,保证 24小时不间断监控忠县电网运行状况。同时,优化电网运行方式,保电期间实行全接线、全保护运行,对涉及保电的输配电线路,组织安排2支应急抢修队伍24小时待命抢修,全力保障高考期间电力正常稳定供应。
首次设置智能安检门
6月4日,在忠县中学高考考点,学生们依次通过智能安检门,对高考安检设备进行测试。 今年高考,我县在所有考点采用“2+1”入场安检模式,即考生进入考场须经过“2次金属探测仪+1次智能安检门”检测。这是我县首次将智能安检门用于高考安检工作。 除了在考点设置13台智能安检门外,我县还安装了300台信号屏蔽仪和200余套视频监控设备,并积极做好考生考前心理疏导和诚信教育,营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记者 吴建华 周晶 通讯员 杨忠明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