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明琼
近日,石子乡向阳村忠县恒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茶叶种植基地里一派忙碌,40多名工人忙着给茶树修枝、施肥、除草……
忠县恒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石子乡向阳村共种植黄金芽茶500亩,并建有茶叶加工车间,每年给当地村民带来50余万元的务工收入。由于该公司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业渠道,后来被县相关部门认定为就业帮扶车间。
谈及为何要回乡创办企业,车间负责人杨军万分感慨。杨军是忠县官坝人,在外打拼多年,漂泊的他十分想回到忠县发展,为忠县作贡献。
201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察觉到在忠县发展茶产业十分有前景。经过一番考察,最终选择在石子乡向阳村流转土地种植黄金芽,并建立茶叶加工车间,成立忠县恒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产业发展起来了,受益更多的是当地老百姓。“在车间务工一年下来能有2万多元收入,车间就设在家门口,上班之余还能照顾家人。”脱贫户秦大明谈起就业帮扶车间十分高兴。秦大明已经在就业帮扶车间连续务工多年,闲时能在家门口挣一份不错的收入,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
70岁的脱贫户李秀兰是石子乡向阳村三组村民,丈夫去世后,没有经济来源的她生活过得十分拮据。李秀兰非常渴望能有一份工作能够改善生活,但是她除了会种庄稼外并无一技之长。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李秀兰进入到就业帮扶车间务工。
“我现在是这里的固定工人,每个月都有2000多元的收入,生活问题完全解决了。”李秀兰脸上笑容满满。
“自成功创建就业帮扶车间以来,我们优先选择脱贫人员、年龄偏大的农村劳动力等人群,提供就地就业平台,帮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杨军介绍,目前车间长年有固定工人40余人,其中脱贫户10人。采茶季节时工人多达500人,其中脱贫户可达50人。
近年来,我县抓紧抓牢就业帮扶工作,始终将就业帮扶作为基本的民生工程,通过积极优化就业帮扶车间创建,落实带动就业奖补政策,紧密结合当地产业基础,支持车间持续发展,带动脱贫户等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稳定就业,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
谈及未来的发展,县就业和人才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们还将进一步扩大就业帮扶车间的数量,为更多农户特别是脱贫户提供就近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