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忠县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绿意葱茏、鸟鸣啁啾,与环绕奔流的长江、流云飞渡的方斗山和光影灵动的天空相映成景,在天地间缓缓铺开一幅绝美壮观的水墨画卷。
长江浩荡向东流,在三峡库区的忠县境内来了一个大回旋,与忠县的独珠半岛和石柱县的鸡公咀构成一道独特的大地景观,书写出一个巨大的“心”字,而皇华城恰似“心”头一点。因其状如心形,被誉为“库心之心”。
三峡工程建成后,皇华城丰水期长2050米、宽700米,面积约0.8平方公里,相当于110个足球场的面积;枯水期岛屿长2220米、宽850米,面积约1.42平方公里。
皇华城历史悠久,地势险要。南宋第六任皇帝宋度宗赵禥登基,升忠州为咸淳府。宋代名将余玠主持四川防务时修建山城体系,“环江为壕,据岛为城”,皇华城成为抵抗元军进攻的城池之一,忠义精神也由此根植于这座岛城之中。1986年,皇华城遗址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考古发掘确认,皇华城城址由岛顶内城,西北外城和南、北一字城墙组成,基本厘清了城址沿革变迁、布局结构与功能分区。此外,还发现了城门、城墙、墩台、书院、衙署等重要遗存,在中国宋元时期城址考古中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有关部门正将忠县皇华城与合川钓鱼城等宋元山城体系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皇华城拥有形态各异、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的湿地类型,包含河流、岛屿、库塘、稻田以及人工渠系等构成的自然与人工复合湿地系统。岛屿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现已发现野生动物329种,其中国家和市级重点保护动物36种,鸳鸯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生植物358种,其中国家保护植物12种,荷叶铁线蕨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从古而来,向新而生。在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中,忠县坚持生态与发展并重,深度挖掘皇华城历史人文内涵,大力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着力推动将其打造成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长江三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重点建设区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节点。
三峡生态岛,千年忠义城。皇华城犹如一颗绿色宝石,牢牢镶嵌于万里长江中,令人心驰神往;又宛若一枚印章,深深地印刻在历史长卷上,让人洞鉴古今。
本版图文由记者 田华平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