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科技“星火”播撒在畜牧一线
——记2023年度忠县“优秀科技特派员”张秋

  本报记者 周晶

  个人档案:

  张秋,毕业于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现任忠县新生街道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主要负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科技示范工作。2001年从部队退役回到忠县工作,先后在马灌镇、复兴镇、新生街道从事兽医工作,常年奔波在养殖场之间,和牲畜家禽打交道。2020年成为科技特派员后,连续四年被评为县级“优秀科技特派员”。

  近段时间,张秋和同事深入新生街道各养殖场,随机抽取动物血清检测抗体,对秋季防疫后的牛、羊、猪等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动物疫病抗体产生情况进行抽检查验,查看前期家畜注射疫苗后是否产生了抗体、是否感染了其他疾病等。

  “我们基层科技特派员,就是希望通过科学技术来防控动物疫病,减少养殖户的损失,从源头上保证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问及工作初心,张秋坦言。

  现在,张秋的手机保持着24小时开机,手机铃声调至最大,确保能随时接到电话。“我们这个工作就是‘白加黑’‘雨加晴’‘五加二’。”他对着记者笑了笑,对于家庭,他满满的亏欠。

  “说实话,一开始很不适应,也接受不了。”张秋告诉记者,由于长期靠近牲畜,自己身上总有一股刺鼻的味道。“可是没办法,我们都不做的话,谁还来帮助养殖户们?”张秋说,在不少人眼里,畜牧兽医工作又脏又累,要想做好此项工作,就要有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

  “有一次,天下大雨,我和同事周元成冒着风雨,骑着摩托车下乡采血,路过下坡转弯处时,连人带车翻倒下去,裤子破了,膝盖也破了,雨水、血水顺着小腿流下来,疼啊!”张秋回忆道,但是他们忍着伤痛,继续前往养殖场采血,顺利完成了那次疫病监测任务。

  近年来,张秋指导新生街道示范企业5个、生猪养殖场60个,承担科技培训16期,培训人员2400人次,解决疫病防控、科学养殖、污染治理等技术难题5个,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零发生”,实现当地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双提高”。

  “太感谢张主任!去年我养了2头牛,生病了,站都站不稳,那是我们家一年的盼头。多亏了张主任,帮我把牛治好了!”一提到张秋,新生街道养殖户周庆堂不住地点赞。

  近年来,忠县不同程度出现了牛结节性皮肤病。该病属于传染病,并且传染性极强。

  “通过我们的努力,包括周庆堂在内的28户共计42头牛,无一头死亡。”张秋说,他了解到该病的出现后,第一时间向县农业农村委及街道办汇报此事,并马上组织人员对感染疫病的畜禽进行隔离,做好大消毒、大排查工作。作为党员,他带头前往疫病最严重的新生街道万井村三组进行诊断治疗及溯源工作,连轴忙碌了半个多月,起早贪黑,最终防止了疫病的进一步扩散,挽回了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2023年,张秋指导的示范企业养殖经济效益同比增长19.25%,示范户养殖经济效益同比增长17.6%,示范基地带动周围22个养殖户增收41.09万元。

  “用我之所学,投身到我热爱的畜牧事业工作中,为保障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放心蛋,喝上放心奶贡献自己的力量,就是我此生的追求。”张秋笑着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社会民生
把科技“星火”播撒在畜牧一线
忠县招聘23名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全力守护“渝路畅通”
邂逅银杏黄
百本好书荐你读
一男子跨省开展非法营运被查处
关爱“一老一小”“一困一残”,重庆出台暖心“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