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常许愿的岁月静好,离不开他们默默的付出;你习以为常的平安,离不开他们执着的坚守。他们用忠诚、智慧、勇敢为百万忠县人民保驾护航,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全县500多名公安干警代言。
今天是1月10日,也是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让我们在他们的故事中领略平安忠县守护者的最美风采。文/记者 田华平 图/忠县公安局
刑事战线上的技术尖兵
个人档案:李三海,男,52岁,警务技术三级主任,1995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忠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主任。
从警30年,李三海不断学习,熟练掌握了法医病理学、临床学、人类学等学科专业知识,积累了丰富的现场勘查、尸体检验、组织病理学检验等鉴定工作经验,成为一名久经沙场的刑事技术尖兵。
去年4月2日晚,县内某街道发生一起盗窃案和一起抢劫案,两案现场距离约2公里。专案组民警在勘查外围现场时发现一个烟头后,现场有人证实是电工黄某早上才丢弃的。办案民警便忽略了这个烟头,但李三海对烟头进行了唾液提取,并要求采集电工黄某的DNA血样。
见办案民警不解,李三海作出分析:案发地相邻乡镇之前发生过多起抢劫案,犯罪嫌疑人熟悉受害者及其家庭成员,其中一起案件发生时,受害者家电闸被人关闭。
多条线索指向电工黄某,办案民警立即传唤黄某到现场,并发现他携带的香烟和案发现场遗留的烟头是同一牌子。经过DNA血样比对和案情研判,专案组民警确定犯罪嫌疑人就是黄某,并将其抓捕归案。黄某见证据确凿,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系列盗窃抢劫案成功告破。
李三海介绍,检验鉴定技术不仅在刑事案件侦破上发挥着关键作用,还在非正常死亡的定性、交通事故的处置、疑难伤害案件的侦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某镇村民向某因身体不适,在无证医生冉某处用草药煎水刮痧后当晚死亡。相关部门认为与冉某医疗行为有因果关系,冉某构成医疗事故罪。冉某不服,随即上访。李三海在参与办理此案时,认为病理诊断不准,死者亲人有隐瞒病史的可能,只有重新检验并调查其生前病史,才能得出准确的鉴定意见。
经鉴定和调查,向某生前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其死因为风湿性心脏病、血栓脱落致肺动脉栓塞,非法医疗行为对其死亡有一定促进作用。当事人双方均认可鉴定意见,并达成赔偿协议。一起冤假错案在检验鉴定技术的加持下,得以避免。
近年来,在李三海带领下,忠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每年通过指纹、DNA破获案件近百起。
全心全意为民的“警花”
个人档案:范镁霖,女,38岁,三级警督,一级警长,2009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忠县公安局任家派出所所长。
从警16载,范镁霖带着满腔热情扎根基层,从普通民警到派出所副所长、教导员,最终成长为忠县公安局基层派出所唯一一名女所长。
“从警无悔,永做群众的贴心人”,这是范镁霖经常说的一句话。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基层派出所人少事杂,范镁霖事必躬亲。夜间步巡摸排非法狩猎,破获多起非捕案件;寒夜蹲守抓捕犯罪嫌疑人,挽回群众被骗损失……虽然是女性,但范镁霖总是冲在最前面,从不畏惧、从不退缩。
2021年4月,范镁霖在辖区入户走访时,发现一名叫小兰(化名)的精神障碍患者30多年来无户口信息,无法享受社会福利待遇,其生活、就医等极为不便。
范镁霖深入了解得知,由于时间久远,小兰的相关身份证明材料已丢失。于是,只要一有空,范镁霖就走村入户搜集能够证明小兰身份的相关信息,并多次与户籍民警商讨解决办法。最终,在范镁霖的协调和各方努力下,小兰顺利落户。
农村群众常因土地承包权归属问题闹矛盾,范镁霖组织派出所精干力量,与司法所工作人员、驻村法治工作人员、村(社区)干部组建联合调解小组,巧妙结合“情、理、法”,圆满化解多起土地纠纷。近年来,范镁霖带领任家派出所民警成功调解各类纠纷30余起,为群众办好事20余件。
此外,范镁霖还十分注重队伍建设,定期带领民警学习业务知识;积极构建群防群治网络,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强化作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安全感。
“心里装着群众,才能更好服务群众。”对于如何干好工作,范镁霖有着自己最朴素的理解和行动。在工作中,范镁霖始终按照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十六字”总要求严于律己、 恪尽职守,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
群众安全出行的守护者
个人档案:王彪,男,57岁,三级高级警长,1990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忠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综合中队民警。
2003年6月起,王彪担任忠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中队长职务。因为工作经验丰富,2012年初,组织将他调整到忠州老城区担任交巡警中队中队长。
由于历史原因,忠州老城区道路狭窄、交通设施差、车流量大、出城通道少。大量进出城车辆经过白公路时常常导致该路段交通拥堵,节假日更是“寸步难行”。
王彪下定决心要切实解决这一难题。他带领中队民辅警对辖区道路通行情况进行摸排,分时段统计各主干道车流量。经过多次分析研判,他向忠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提出优化方案,在其中一个路段道路中间设置隔离设施,将原来的单行道分为左右两条道路,实行上下通行。早晚高峰时段,王彪还带头在重要路口指挥交通,根据车流量适时调整车辆通行线路等,确保群众畅通出行。
这些措施实施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县城北山广场路段的交通压力,群众和车辆出行相较之前更加顺畅。
我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道路交通秩序管理是一项重要的考评项。“任务重、压力大,只有迎难而上,没有理由可讲。”王彪积极向忠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提出道路交通整治方案,多次深入社区研究、解决停车难问题等。迎检期间,王彪精心布置、科学调度警力,圆满完成中队所承担的创建任务。
“从事公安工作的每一天、每个时刻都充满未知和挑战,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懂得了担当、勇敢与奉献,更加深刻理解到‘人民警察为人民’的深刻内涵,我也更加坚定了对人民警察这份职业的热爱。”王彪由衷感慨,在维护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的道路上,自己不仅是法律的执行者,还是人民群众的守护者。
从警30多年,王彪先后9次被县委、县政府及忠县公安局表彰和嘉奖,被重庆市公安局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服务高山群众的“热心肠”
个人档案:汪永灵,男,38岁,三级警督,2011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忠县公安局乌杨派出所副所长。
至今,汪永灵还清楚地记得宝山警务室运行时,石子乡群众脸上像花一样绽放的笑容。
石子乡位于忠县南部,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宝山警务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立的,主要工作是办理户籍业务、开展治安巡逻和社区走访。作为忠县公安局乌杨派出所副所长的汪永灵,成为第一个常驻石子乡的基层民警。
“以前我们石子乡没得派出所,落户口、办身份证要到乌杨街道去。现在成立了宝山警务室,我们办事方便多了。”2022年7月,位于石子乡的忠县公安局乌杨派出所宝山警务室正式运行,当地一名村民感慨道。
“群众一般会在赶场天来办事,他们来回一趟不容易,所以每逢赶场天,我们都会提前开门,中午除了吃饭外也会在警务室值守,尽量让群众跑一趟就能把事办好办完。”汪永灵说。
2023年8月的一天晚上,汪永灵在日常走访中收到群众反映,石子乡杨兴村一名80多岁且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当天白天进山捡菌后一直未归。为防止意外发生,汪永灵立即向乡政府值班人员报告,并连夜组织人员进山搜救。天亮时,汪永灵等人在山上一草丛中找到老人,并将其安全送回家中,经检查老人身体无恙。
石子乡有两家采矿企业,由于生产与周边村民在林地边界、土地占用等方面积累了矛盾。汪永灵多次深入企业和村民家中,倾听大家的诉求,了解矛盾根源。他还与乡干部多次召开院坝会、座谈会,帮助企业和村民化解纠纷。他的付出,赢得企业、村民的一致好评。
石子乡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村民们的法治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相对薄弱。为此,汪永灵时常挎着喇叭、拿着宣传资料,翻山越岭到各个村组开展法律法规、防火防盗防骗等知识宣传。
驻守石子乡两年多来,汪永灵用热情和真诚赢得了乡亲们的认可,也换来了辖区的和谐与安宁。
“小岗位”有“大作为”的辅警
个人档案:聂千淞,男,31岁,2022年参加警务辅助工作,现任忠县公安局忠州第一派出所北门路社区辅警。
从事辅警工作两年多来,最让聂千淞难忘的是那次救人经历。
2023年11月8日晚上11时许,忠县公安局忠州第一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县城临江路有一男子跳江。
接警后,聂千淞立即随民警携带救援装备赶往现场。到达江边时,跳江男子身子已没入江中,只有头部若隐若现。情况危急,来不及细想,聂千淞快速脱掉厚重的外套,纵身一跃跳入冰冷刺骨的江中,迅疾向男子游去,并尝试着将落水男子抱拖上岸。
由于气温低、江水寒,落水男子和聂千淞的体力快速下降,逐渐在江中下沉。聂千淞不肯放弃,死死拉住跳江男子不松手。他知道一旦放手,跳江男子就没有生的希望了。他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撑到救援人员到来。千钧一发之际,同事游到聂千淞身边,迅速将救生圈套在跳江男子身上,聂千淞立即与同事合力将男子拖拽上岸。
上岸后了解得知,该男子酒后因家庭琐事与家人发生矛盾,一气之下选择轻生。聂千淞和同事耐心劝导男子,并将其安全送回家中。
事后,有人问聂千淞当时不怕吗?他说:“来不及想那么多,我只知道如果我不跳下去救他,一条生命可能就没了。”
工作热情高、虚心好学、积极主动,是同事们对聂千淞的评价。在日常工作中,聂千淞除了协助派出所民警消除治安隐患、抓捕嫌疑人、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外,还是个“热心肠”。他常常帮助居民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困难,还主动协助社区调解各类矛盾纠纷。
协助社区民警及社区干部、网格员稳控重点人员,排查辖区安全隐患,常态化开展巡逻防控,宣传防诈骗知识……聂千淞说,每一项工作都让他有所成长、收获满满。
“人民警察为人民,辅警也应按照警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小岗位’也能展现为民服务的‘大作为’。”聂千淞说,他将不断磨练自己、提升自己,做更多好事、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