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是以雷锋同志的名字命名,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
雷锋精神内容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2021年,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雷锋精神被纳入其中。
今天是3月5日,也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让我们一起倾听两个小故事,感受一直在我们身边的雷锋精神。
忠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和许可窗口
以雷锋精神铸就政务服务新标杆
提起忠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和许可窗口,不少与其打过交道的人都赞不绝口。该窗口现有工作人员9人,负责有限公司、合伙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等营业执照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药品经营许可,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食品经营许可,食品生产许可,三类医疗器械备案,企业档案查询打印等工作。窗口工作人员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积极助力我县营造“惠民强企”的一流营商环境。该窗口连续19年荣获县级“红旗窗口”称号。
弘扬雷锋服务精神 改善营商环境
走进忠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和许可窗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他们面带微笑、耐心解答,全程指导、协办相关业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为民服务”宗旨。
“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了,感谢你们耐心指导!”近日,田女士一边将印有“尽职尽责暖人心 严谨高效办实事”字样的锦旗送给窗口工作人员,一边竖起大拇指点赞。
田女士是我县一名国企员工,由于之前主要从事辅助工作,对如何变更营业执照、制定公司章程等业务不熟悉,导致公司制定的章程与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部分内容相冲突。办理业务时,窗口工作人员发现了这一问题,并用铅笔对需要修改和签字盖章的地方一一进行标注。更令田女士感动的是,半天时间后,窗口工作人员还专门打来电话,询问田女士业务办理进度,是否遇到困难等。
“我们始终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服务方式,转变服务意识,力求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窗口负责人表示,窗口推行“午休不间断、周六预约办”等延时服务,增设企业自助服务区、招商引资“绿色通道”、“四上企业”服务专窗、“退役军人”服务专窗等雷锋示范窗口,指定专人负责,实时指导帮办,以实现从“按时服务”到“按需服务”的转变。
践行雷锋敬业精神 创新服务机制
重庆鑫澳通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是忠县刚引进的一家企业,计划在乌杨工业园区建设5G手机通用数据线和插头西部生产基地。该公司董事长徐奥深有感触地说,到忠县没多久,窗口工作人员便主动上门了解需求,指导企业相关人员下载“渝快办”App完成公司认证,协助公司在“渝快办”App上提交办理营业执照申请。窗口工作人员及时审核资料,不到3分钟就完成了申请营业执照的全部流程。
针对大型项目和特殊群体,窗口创建“上门服务”机制,成立工作专班,组织业务审批专员入驻现场办理业务。窗口还增设经营主体注册登记现场办公点15个,提供政策咨询、证照办理等“直通车”现场服务,将雷锋敬业精神践行到底。
“忠县万达广场顺利开业,离不开他们周到细致的服务。”提起开业前的一波三折,忠县万达广场负责人记忆犹新。
万达广场作为一个集购物、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体,其开业不仅意味着忠县城市商业版图的拓展,更承载着提升居民消费体验、拉动地方经济的重任。然而,在筹备开业时,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忠县万达广场内的商铺办理营业执照遇到困难。
窗口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告,并主动研究商讨解决办法,最终形成“简化材料办理”的意见。窗口派出工作人员上门服务8次,安排专人及时审核、快速办理,最终实现1个星期内办理200余份营业执照的目标,为忠县万达广场2024年1月26日准时开业提供了保障。
“那段时间几乎天天加班,但没人喊累。”窗口负责人说,“大家都觉得万达广场能在忠县开起来,作为忠县人熬点夜、加点班也值得!”
近年来,忠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和许可窗口积极探索从“窗口服务”到“上门服务”的政务审批新途径,打造“主动办、集中办、马上办、一次办”的学雷锋“四办”服务品牌。3年来,窗口共提供上门服务150余人次、延时服务300余件次,有效解决了群众和企业办事过程中的难题。
彰显雷锋奉献精神 开展志愿活动
窗口工作人员还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将雷锋精神融入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窗口依托基层站所政务中心业务专员,组建了14支业务协办雷锋志愿服务队,为办事群众提供业务咨询、区域引导、表格填报、免费复印、线上线下帮办代办等贴心服务。
“您好,我来帮您扫描上传吧!”近日,市民李女士在窗口自助服务区办理业务时,因不熟悉电脑和打印机的使用方法,在提交相关资料时卡了壳。窗口业务协办志愿者见状立即上前帮忙,热情引导李女士办理业务,贴心周到的服务让她倍感温暖。
对于行动不便或时间紧迫的群众和企业,志愿者们会主动上门或在线上为他们代办相关手续,确保他们顺利办成事。据统计,仅2024年,忠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和许可窗口业务协办雷锋志愿服务队就为群众提供业务咨询引导0.6万人次、帮办代办业务1.2万人次,赢得办事群众、企业的广泛赞誉。 记者 周冰娥
忠县公路养护工丁政
深耕养护事业28年 守护群众平安路
“兴峰乡三元村S512九亭方向道路有裂缝。”3月3日一大早,忠县公路事业管理中心的道路维修群里弹出一条微信消息。
“收到!收到!”丁政迅速回应,话音刚落,便奔赴现场补修道路。
28年来,丁政作为一名普通公路养护工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穿梭在沥青与石子之间,用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致敬雷锋精神,默默守护着每一寸公路的安全与畅通。
暴雨中的“坚守者”
2024年7月11日,忠县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山洪如猛兽般肆虐,多处公路受损,多地交通中断,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紧要关头,丁政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带领抢险救援队迅速奔赴现场,投入到紧张的抢修工作中。
暴雨如注、山洪肆虐,公路上的落石和塌方随处可见。在黄金镇羊子岩,丁政驾驶铲车,迅速开展道路清障工作。他回忆说:“那个时候,路面上到处都是落石、枯枝、杂物,交通完全瘫痪。当时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不管用什么方法,也要让道路尽快恢复通畅。”
夜幕降临,抢修工作依旧紧张地进行着。丁政和同事们持续清除着一处处障碍,他们的衣服早已湿透,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所致。晚上11点,道路终于恢复通畅。看着一辆辆车顺利通过,丁政疲惫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说:“路通了,心里才踏实。”
那次抢险,丁政连续3天奋战在一线,抢通公路全幅阻断21处,清理公路山石路障1200余处。
3年来,丁政累计参与公路应急抢险救援400余次,排查公路隐患160处,抢通公路全幅阻断50余处,完成公路塌方清理维护6.5万平方米。
公路上的“守护者”
除应急抢险外,丁政还负责公路养护工作。每天,他开着工作车沿路巡查,检查路面、护栏和排水设施是否完好。一旦发现问题,他便立即修补和维护。
工作车上,装着养护公路的必备工具,还有铁锹、扫帚等——这是丁政为沿线群众服务特意准备的。
去年梅雨季,丁政在巡查国道348野鹤镇路段时,发现70岁的黄婆婆正用脸盆接着屋顶漏下来的雨水。“婆婆,这屋顶要修一修,要不然每次下雨都很麻烦。我来看看,应该能修好。”丁政一边跟黄婆婆说话,一边到她家屋内找来新瓦,冒雨帮老人维修屋顶。
“丁师傅,谢谢你,经常麻烦你!”收工时,黄婆婆端来糖水道谢。丁政摆手笑道:“顺手的事,这么客气干啥!”
丁政还常常帮助公路沿线居民清扫院坝、排除安全隐患,乐于助人已成为他的一种职业习惯。
3年来,丁政累计完成路面修补1.2万平方米,修复更换防护栏5000余块,施划交通标线10万平方米;累计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
创新路上的“探索者”
“这种简易波形防护栏压弯装置,大大节省了人力,减轻了工作强度,操作方法也十分简单。”
“用轻型路面清扫环卫车清扫,比以前人力清扫更加方便,安全隐患也更小。”
…………
谈起自己的小发明,丁政滔滔不绝。
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丁政充分发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深入调查研究各类公路,带领团队不断组装、改良设施设备,攻克公路养护管理难题150多个。他创新发明的“简易波形防护栏压弯装置”“轻型路面清扫环卫车”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提高了全县公路机械化养护率,每年还为养护工作节约资金90余万元。
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丁政获得忠县“岗位大练兵 技能大比武”交通行业装载机技能竞赛一等奖,第四届、第七届重庆市交通行业公路养护工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
“养路就是保群众平安,一点都不能马虎。”深耕公路养护事业28年的丁政,在平凡岗位上绽放着不平凡的光芒。记者 陈博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