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超
安全生产是医院的“生命线”,更是患者就医的“底线”。今年3月以来,忠县人民医院在全院范围内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聚焦医疗安全、消防安全、特种设备使用、危化品管理、设备运行等重点领域,通过“严、细、实”的举措,全方位织密安全防护网,为患者营造安全就医环境,为医护人员提供安心工作保障。
高位部署: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防”
忠县人民医院摒弃原有的检查思路,将百日攻坚行动作为系统性安全提升工程来抓。领导班子牵头成立专项督导组,制定清晰的“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间表”,建立并严格执行“每日一巡查、每周一通报、每月一考评”工作机制。
通过梳理近3年安全隐患台账,精准识别出电路老化、危化品管理、急救通道堵塞等占比约60%的“细节漏洞”作为攻坚重点。
精准发力:促“纸上方案”成“落地实效”
行动期间,忠县人民医院总务科、保卫科严格落实“日、周、月”排查制度,并借助上级检查、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及市安委会巡查等契机,对重点领域、区域、岗位进行深度“体检”。排查内容涵盖“人、物、管理”(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三要素,建立问题隐患、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台账,实施闭环管理,坚决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不留隐患。
据统计,百日攻坚行动期间,该院累计开展专项检查60次,排查整改各类隐患51项次,其中消防安全隐患36项次,特种设备、电动车违规充电、建筑施工,电气、燃气、氧气安全等问题均得到有效治理。尤其针对急救生命线,医院为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增配备用呼吸机,优化救护车停放位置,确保“5分钟内出车率”100%,牢牢守住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
门诊护士小陈感慨:“以前总觉得安全是后勤的事,现在才明白每个岗位都是‘安全员’。”医务科、护理部联合发起的“隐患随手拍”活动,仅一周内就收到并快速整改了如患者床栏未拉起、轮椅刹车失灵等16条安全隐患,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氛围日益浓厚。
着眼长远:化“短期攻坚”为“长效护航”
“医院仁济湖边一名患者家属突然‘呼吸、心跳骤停’,请速派人急救!”近日,一场争分夺秒的“黄金4分钟”急救演练在忠县人民医院有序开展。忠县人民医院急诊值班护士闻讯而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携带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医护团队火速抵达现场急救。像这样的演练,在“安全生产百日行动”中已成常态。
同时,忠县人民医院将安全素养提升作为关键一环:邀请专业教官深入全院40个科室,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通过案例剖析、现场教学、测试考核等多种形式,确保相关人员学懂会用。同时,组织火灾疏散现场演练,累计开展理论培训38场、疏散演练37场、微型消防站灭火演练1场,参训人员1200余人次。邀请应急专家对医院应急救援队伍及非急诊急救岗位人员进行自然灾害防治与应急救援知识培训,重点提升洪涝、高温等灾害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
此外,医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组织录制“心肺复苏急救”科普视频,通过县融媒体中心及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广泛传播,方便市民学习掌握急救技能,鼓励公众在危急时刻伸出援手挽救生命。
“百日行动不是终点,而是构建长效安全机制的新起点。”忠县人民医院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医院将把安全生产深度融入“智慧医院”建设,运用科技手段为安全管理再添“双保险”,持续巩固和深化行动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