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伯华
2025年3月至8月,一场覆盖全县3.8万余名党员干部的集中学习教育在忠县扎实开展。围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忠县县委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以严的基调、实的举措,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让清风正气充盈忠州大地。
以上率下 高位推动
县委将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主要领导亲自抓、带头做。县委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先后作出批示9次,主持召开4次县委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成立由县委常委牵头的工作专班,建立“清单管理、挂图作战、打表推进”机制,细化5方面21项任务,确保方向不偏、力度不减。
强有力的督导贯穿始终。县委常委会每月听取汇报,工作专班每半月调度,工作组每周盘点。3个县委督导组直插基层,推动解决突出问题92个,化解矛盾纠纷11起,处理舆情信访110件次,确保学习教育不走过场。
学深悟透 筑牢根基
“这既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也是一次严肃的作风锤炼。”一名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参加读书班后深有感触。
学习教育中,县委常委会率先垂范,通过“第一议题”学习、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县举办县管领导班子读书班101期、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80余场,基层党组织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交流讨论。
学习形式丰富多彩。县委书记带头讲专题党课,带动各级领导干部讲党课1900余场。将学习教育纳入干部培训必修课,培训900余人次。利用“学习强国”等线上平台推送学习资料6000余条,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学”。
真查实改 取信于民
“以前办事要跑好几趟,现在干部主动上门,效率高多了!”黄金镇村民李大爷对干部作风的转变竖起大拇指。
学习教育成效如何,关键看问题解决没有。忠县坚持开门搞教育,县委负责人带头落实“四下基层”,深入乡镇(街道)调研接访20次。县管及以上领导干部累计开展调研2800余次、下访接访4500余人次,征集意见建议890余条。
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全县建立台账、动态更新。县管及以上领导班子查摆问题501个,制定整改措施1003条。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办证难”“充电难”“校园餐”等问题,并纳入整改清单,制定整改措施2470条,所有问题均整改销号,群众满意度100%。
专项整治重拳出击。查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26起,清理违规借调人员9人;民生领域立案133人;查处违规吃喝、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一批,清退违规发放资金8万余元。
建章立制 长效常治
“现在公务接待规范明了,轻松多了!”一名乡镇办公室工作人员说。针对学习教育中发现的问题,忠县注重建章立制,升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修订《财务管理制度》,让制度管人管事管权。
基层减负出实招。编制发文减负评估指南,全县文件平均篇幅缩减20%。制定督查检查考核计划,从源头上防止多头重复。创新建立“民呼我为”及“六步”工作法,民生诉求满意率达94.22%;信访积案化解“四心四解”工作法让信访总量下降19.3%。学习教育以来,全县新建、完善制度机制166项。
融合发展 成效显著
学习教育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忠县广大党员干部将学习教育激发的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
今年以来,全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增长2.9%,工业投资增长20.4%,进出口总额增长39.8%。科技型企业培育、城市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等工作成效显著。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上半年生产安全亡人事故“零发生”。
“通过学习教育,全县党员干部的作风更实了,担当劲头更足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密切了。”忠县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巩固学习教育成果,健全长效机制,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忠县落地生根,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