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严皓溢
“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农业建筑、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近日,在忠县职教中心工程造价专业教室,陈世文正绘声绘色给同学们讲解知识要点。
陈世文今年51岁,现为忠县职教中心高级讲师、高级“双师型”教师、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他手执粉笔三十载,在教育之路上两次“起跑”:前12年,他在语文课堂上为学生构筑起充满诗意的文学殿堂;后18年,他手持图纸,带领学生叩开建筑工程的大门。三十载时光流转,他始终以热忱与坚守照亮学生的成长路。
“从语文到建筑,中间确实隔着一座难以撼动的大山。”回顾“转型”之初,陈世文笑着感慨。为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他把家变成了“学习室”;为探索快速、适宜学生操作的坐标转换操作步骤,他先后自费购买十余款不同型号的计算器,反复演练,直至达到满意效果。
付出终有回报。2012年,陈世文一次性通过全国二级建造师资格和施工员资格考试,并成功注册;2017年4月,他取得砌筑工高级考评员资格;2021年10月,他又取得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职业技能考评员资格。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了建筑工程专业。他指导学生参加市级及以上的职业技能大赛获奖20余次,其中国家级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
2023年下半年,得知“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赛项决赛(中职组)的消息后,陈世文立即向学校汇报,主动请缨担任指导老师。他亲自从众多报名学生中选拔出4名潜力选手,分成两组进行对抗性训练。训练开始后,他几乎每天下午课余时间都陪着学生,对学生进行技能指导训练,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数据都严格要求,追求极致,从不满足。
“在训练中我们一度遇到工程坐标转换的难题,反复计算始终无果,手边草稿本都攒了十几本。后来,我专门向大学的专业老师和教授测量学科的同事请教,经过不断推演,最终成功解决。”回顾备赛过程,陈世文依旧十分激动。
专业问题虽然得以解决,但长时间机械、枯燥的训练让学生产生惰性。加上临近春节,学生因想家、备赛压力大而训练懈怠,甚至有两名学生提出放弃。陈世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没有批评学生,而是挨个找他们谈心。在陈世文的鼓励下,学生们最终重振精神,更加刻苦投入训练。近半年的辛勤付出终获回报,陈世文带领的两支队伍分获大赛二、三等奖,忠县职教中心也荣获“优秀组织奖”。
2025年,陈世文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积累和丰富的大赛经验,受到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的邀请,成为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地质勘察与地理测绘赛道)裁判,于8月27日至29日在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顺利完成执裁任务。
除了干好本职教学工作,陈世文还积极投身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探索。2023年,他参加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得二等奖。他主研或主持市级课题6项,主编职业教育教材4本,其中《建筑工程测量》为“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他撰写的多篇论文和案例获市级奖,其中《“八链协同”打造铸魂育人体系 培养“忠·信”工匠人才》获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2022年度典型案例特等奖,并入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典型案例集;《中职“一核两驱”忠·信文化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被重庆市教委评选为中职德育特色案例。
“只要学生能学到真技能、走稳人生路,我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谈及未来,陈世文干劲十足。从语文教师到建筑专业教师,从俯身陪伴学生刻苦备赛的教练到严谨执裁大赛的裁判,陈世文用坚守和付出,在职业教育的沃土上写下了动人的育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