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30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昔巴王路
邓青春 陈储德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巴王路
如今的巴王路车水马龙。
  老照片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县城巴王路。

  这条刚刚修建不久的大道为双向4车道,是20多年前的忠县城最宽、最直、最气派的一条道路,因纪念刎首留城的巴蔓子而得名。

  巴王路建成之初,路上车辆稀少,只有一些市民在路上行走。道路两边的人行道铺上了地砖,栽植了行道树。周围零星的几幢农房和庄稼地,佐证了当年这一带属于城郊接合部的历史。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忠州城部分区域淹入江底。基于“城市要拓展,道路要先行”的发展思路,在移民迁建如火如荼之时,县委、县政府超前规划,大手笔修建了巴王路,将其作为城市拓展的重要载体。

  1995年,巴王路东端的白桥溪大桥竣工;1999年,巴王路西端的川祖庙大桥竣工。这两座大桥的相继通车,使忠州旧城区与新城区连成一体。一些房地产开发商瞄准商机,纷纷在巴王路两侧开建商品房。

  在随后十余年间,巴王路两侧先后建成东坡梯道、东坡商城、县体育馆、原忠州镇政府大楼等,多家金融机构和苏宁电器等诸多一线品牌商家纷纷在此落户。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吸引了众多市民在此安居乐业,享受高品质生活。

  如今,巴王路白天车水马龙,晚上灯光璀璨,已成为县城的繁华商业地带。

  记者 邓青春

  新老照片由 陈储德 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图文
   第04版:社会民生
今昔巴王路
700名跆拳道选手聚忠县“比武”
中国每千名儿童拥有0.92名医生
重庆人社局出台27条扶贫政策
市委脱贫攻坚专项督查 巡查组第九组进驻忠县
强化责任意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确保全县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及时清除垃圾中转站污水和臭味
忠州广场坝坝舞限时段控音量
李子湾里好闹热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重庆在行动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