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记者乘车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来到新立镇海珠村,走进重庆锦新农业有限公司核桃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核桃树映入眼帘。
“大家干活儿时要注意,不要伤到树桩。”树林里,基地负责人陈英明在组织工人除草。
1971年出生的陈英明是新立镇文昌社区人,此前在云南种植香蕉树。经过10多年的打拼,陈英明不仅开阔了眼界,还挣得了资本。2014年,不甘在外漂泊,陈英明决定回乡发展核桃产业。
种植核桃树,并不是陈英明突发奇想,而是经过多年实地考察才下定的决心。在云南种植香蕉树时,陈英明便开始接触核桃产业。他先后到云南耿马、漾濞等地实地考察,了解到核桃产业的前景后学习种植技术。2014年初,陈英明受邀前往云南保山的核桃种植基地考察,一望无际的核桃树林令人惊叹。经打听,这几千亩核桃基地,平均每亩收入上万元。
2014年3月,陈英明回到家乡新立镇,请来市农科院专家实地考察,根据海珠村的海拔、水土等条件,得出“适宜种植‘云新14号’和‘川早2号’两个核桃树品种”的结论。得到新立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后,陈英明以每亩150元的价格,在海珠村五、六、七组流转4000亩土地。核桃种植基地交通不便,给管理和运输带来困难,陈英明修建了一条23公里的泥结石公路。
种植核桃树苗的地块系山坡,一些土地早已荒废,杂草丛生。2014年6月至12月,陈英明每天带着100多名工人除草、种植核桃树苗。公司聘请市林科院和市农科院的专家团队作技术指导,对核桃树苗生长的每一个环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最佳管理方案。
陈英明坚持不使用农药、化肥,施用有机肥,确保产出高品质核桃。同时,根据相关要求申报绿色食品标志,申请注册了“农林锦新”商标。
采用绿色方式种植,在除草、修枝等环节需要大量工人务工。核桃种植基地常年有30多名当地村民务工,多的时候有100多人,每人每天能领到60元工资。目前,陈英明已支付工人工资100多万元。
今年,核桃种植基地的核桃树已初挂果,陈英明与成都的经销商达成协议,采摘的核桃直接发往成都。
“公司除了卖核桃鲜果,也卖核桃树苗。”陈英明说,基地培育的核桃树苗除保证当地群众所需外,主要销往贵州、湖北等地。
陈英明将核桃树苗送给当地10多个贫困户,帮助他们发展产业。2016年,新立镇箭滩村村民秦安辉在陈英明处购买核桃树苗100株,今年已经挂果。
靠卖核桃鲜果和核桃树苗,并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陈英明介绍,公司将建设加工厂,对核桃进行深加工,延长核桃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