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4日 星期六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忠县:以小区文化工程建设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治理能力
张嘉丽
  □ 张嘉丽

  统筹资源、实现共治共享,是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弥补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短板的重要途径。重庆市忠县自2018年开始探索以“基层小区文化工程精准服务社区群众”为内容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以来,将基层小区文化阵地建设作为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协调整合文化资源向基层社区倾斜。近两年来,全县18个城市社区建成50个城市小区文化室、10个小区文化中心、10个标准化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8个示范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20万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服务。

  家门口的文化乐园

  在忠州街道香怡社区香山湖小区50号楼,有一个近1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退休教师彭明华义务担任这里的管理员。除了组织日常的看书看报和文体娱乐活动外,他每天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摘抄在活动室的宣传小黑板上,供楼院居民参考学习。他还义务为居住在小区的小学生提供课后辅导。

  香怡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自建成以来,吸引了很多学生和社区居民参与。跳舞、下棋、打乒乓球,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让居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区群众通过编排反映优秀家风、家训、家道的节目,在社区居民中开演,深受欢迎。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带动了整个社区的文化建设。

  这只是忠县众多小区文化室(中心)的一个缩影。在阳光花园、澜凯山水华府、滨州上城、六合花园、澜凯星都、尚城名都、香山国际等小区,建成了一批集宣传文化、体育健身、科学普及、普法教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小区文化室(中心),社区居民不出小区就能享受各类文化服务。同时在每个小区文化室(中心)配备一名像彭明华这样具有一定文艺特长和组织能力的专兼职管理员,对配置的图书和文体设施进行日常管理,并负责组织开展相关文体活动,真正实现了“社区文化社区办”、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治理、基层文化治理能力大幅提升的目的。

  公共服务的新平台

  忠县基层小区文化工程不断激发政府能力、社会动力和市场活力,初步构建成了社区居民求知求乐求美求善的公共文化服务新平台。小区文化室(中心)成为宣传党的政策、传播先进理念、普及科学知识、开展文体活动、弘扬新风正气的重要阵地。县城每个小区文化室(中心)不仅承载着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为社区群众提供读书看报、文艺演出、展览讲座、体育健身等基本文化服务,还调动社会各部门力量配合做好其他惠民服务。先后整合了儿童教育、科普、普(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法、心理辅导、卫生健康等多项资源,还利用覆盖广泛的公共文化物联网和社区广电网络智慧平台,及时提供物流配送、社区政务、文化生活资讯服务等信息,使服务效能得到有效提升,服务领域和覆盖面更广,实现了优秀资源在社区的最大利用、最大覆盖、最大均等。

  忠县通过合理统筹区域内“文图两馆”等文化资源,整合社区文化专干、文化志愿者等文化人才资源,建立健全“总馆分馆服务点”制度,充分利用流动舞台车、流动图书车、图书借阅“一卡通”等,推动文化设施共建共享、协同合作、融合发展,推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向社区发展,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广覆盖、高效能转变,走出一条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创新发展之路。

  文化需求的精准对接

  忠县小区文化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始终把社区居民需求放在第一位,各社区深入各楼院小区,通过向小区群众进行小区文化室建设规划调查,了解群众意愿程度,并对小区文化室文化设备、文化服务等内容进行广泛征求意见,为项目推进奠定坚实基础,实现了精准服务、满意服务。文化设施建好了,怎么用、如何用好才是关键。忠县积极探索创新开展服务,将公共文化物联网服务链条延伸到县城各社区,开展点单服务、定制服务,畅通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渠道,实现供需对接,引导已建成的小区文化室培养自己的文化品牌,形成一社区一特色、一室一品牌。

  除了基本文化服务,比如红星社区六合花园文化活动中心和宏盛花园小区文化室,根据自身人员的文化结构特点分别成立了自己的“六合舞队”和 “宏盛腰鼓队”,开展比赛、节日活动等文艺演出,极大提高了居民的参与度;香怡社区香山公馆文化室针对留守儿童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文化艺术活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就必须掌握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重视群众在文化需求方面发生的变化。忠县县城各个社区的文化室(中心)尤其注重设置适合社区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外来建设者等群体的服务项目,加强了服务的精准度和针对性。让服务内容更加贴近群众生活,才能缩小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之间的差距。

  治理能力的大提升

  基层公共文化就是要让老百姓都能参与其中,忠县小区文化工程建设采取基层小区自愿申报、场地自愿无偿提供、免费为当地居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政府资助扶持部分文化活动设施,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定向委托、合同管理、绩效评估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新模式。忠县小区文化工程建设以街道、社区、居民为中心,将居民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将文化建设作为社区治理的路径选择,充分发挥社区“文化软治理”的优势。

  社区居民在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和交流交往中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精神风貌更加昂扬、社会文明风尚得到极大提升。忠县以社区文化建设为主线带动社区治理模式创新,有效解决了社区居民文化需求“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通过社区文化资源共建、共治、共享,为实现社区治理的自治、善治、德治奠定良好基础。据忠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程杰讲,下一步探索县城居住小区文化工程示范项目,将重点完善相关的管理、效能、考核、保障等机制制度,确保建设的小区文化工程长效运行,可持续发展,真正形成一套在全国具有推广价值的基层小区文化工程的制度体系和实践成果。

  (原载《文化月刊》2020年3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公益广告
   第04版:文艺副刊
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
重庆消防提示注意“四清四明”
以更大担当更实举措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 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坚持两手抓两不误 奋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网上祭英烈
“喜乐爽玻璃水”项目启动商品运输招标
疫情防控不可松
忠县:以小区文化工程建设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治理能力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