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0日 星期日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爱洋溢古诗词
魏益君
  □ 魏益君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孟郊这首脍炙人口的《游子吟》,为我们描绘了一位慈母的高大形象:慈祥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孩子临行前,母亲一针针密密地缝缀,生怕他远游太久而衣服破损。

  世界上最神圣的爱,莫过于母爱。母性的伟大,母爱的无私,让无数文人泼墨盛赞。浓缩在古诗词里的母爱,更是给人一种别样的温情。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紵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宋代王安石的《将母》,刻画出月圆之夜,母亲牵挂千里之外儿子的动人情景:母亲在月圆之夜听到杜鹃的声音,想起了离乡在外的儿子。虽然南北相隔,但仍然深深牵挂。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清代蒋士铨的《岁暮到家》,描绘出母亲盼儿归家的动人场景:母亲的爱子之心是无穷无尽的,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子过年之前能够返家。母亲为游子缝制的棉衣上密密麻麻的针脚,犹如家书里的字迹墨痕一样。一见面,母亲便关心地细问游子旅途的艰难。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唐代司空图的《步虚》,体现了母亲养儿的艰辛。而先秦佚名的《凯风》,更是较为形象地道出了母亲养育7个孩子的辛劳:“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此诗以凯风吹彼棘心开篇,把母亲的抚育比作温暖的南风,把自己和弟兄小时候比作酸枣树的嫩芽。嫩芽之所以能够健康成长,全是母亲辛勤哺育的功劳。7个儿子一个一个长大成人,母亲的大恩大德堪称圣善。与母亲的养育之恩相比,儿子自责做得还远远不够,无以为报。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这是清代黄景仁的《别老母》,多么发自肺腑的真情告白:作者即将去往河梁,掀起门帘依依不舍地与母亲告别,愁容满面,凄切悲凉。在这风雪之夜,作者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不禁感叹:养子又有何用?

  母亲节到了,让我们在古诗词里赏读母爱,用心感悟那份母性的芳香!

  (作者系山东省临沂市市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4版:文艺副刊
母爱洋溢古诗词
走不出去的故乡
紫气东来
丰 收
一本书
田园曲
盐战·上部
高洞河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