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5月13日,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发布《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75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1%。手机是未成年人使用最多的上网工具,使用比例达93.9%。
上网早就不是新鲜事,但网络及手机对未成年人越来越强的渗透力,仍让成年人感叹。很多年幼的孩子根本不用父母教,摆弄手机“自学成才”。一些孩子闹腾起来,能安抚他们的不再是普通玩具,一部手机足以让其立刻“消停”。
凡事过犹不及。孩子们与网络和手机太过“亲密接触”,也产生了不少问题:总在室内盯着屏幕,运动量不足,视疲劳增加,“小胖墩儿”和“小眼镜”越来越多;网络成瘾、手机控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颇大;不法之徒混迹虚拟世界,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时有发生……这一切,必须引起社会高度重视。
疫情防控状况持续向好,各地各年级陆续开学,学校网课在逐渐减少。教育部发文禁止校外培训超标超前,校外网课的内容和时长也应接受必要监督。父母身教优于说教,让孩子少玩游戏、少看手机,家长更应检视自己。净化网络空间,严防有害信息,网络管理部门义不容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机制更须加强。对于利用网络侵害未成年人权益、对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行为,执法机关更当依法严打严惩,以儆效尤。
总之,构建好、发展好、治理好网络,让少年儿童在充满活力、和谐有序、法治规范的网络中,更好地认识世界、学习交流、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更关乎国家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