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27日 星期六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忠县:擦亮生态基色 筑美“江中盆景”
罗永皓

  中新网重庆3月23日电 (罗永皓)从重庆市忠县县城出发,驱车向东32公里,远远可见一俯四壁如削的巨石立于长江北岸,陡壁孤峰处建有红墙古寨,四面环水,形如玉印,仿若一个集山、水、古建筑于一体的江中“盆景”。 3月23日,记者走进忠县,探访三峡库区闻名海内外的“江中盆景”——石宝寨。

  沿岛上高56米的古寨登梯而上,在巨石顶部平坦石坝扶栏远眺,眼前一江碧水沿两岸青山流向远方……

  石宝寨所处的重庆市忠县是三峡库区唯一留存的半淹县城,有“城在山中建,楼在林中立,人在景中游”的美景。因其位于长江上游、三峡库区腹心,肩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重任。近年来,该县坚定不移护生态,立足优势资源禀赋谋发展,不断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

  好生态成就好风景。重庆市忠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王勇介绍,为绘就“三峡库心”的碧水蓝天,忠县通过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进碧水行动。优化设置各级河长715名,实现管河、护河全覆盖,创新设立“河库警长”“河库检察长”实现监督全覆盖。目前,长江干流及其一级支流黄金河、汝溪河、渠溪河等15条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Ⅱ类标准。

  同时,通过加强科研监管,严控交通污染、扬尘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忠县的大气环境进一步提档升级,处处显现“忠州蓝”。数据显示,2020年该县优良天数达357天,优良率97.5%,

  产业方面,忠县严把产业准入,累计拒绝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工业项目8个。鼓励企业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升级,完成煤改气工业企业23家。

  忠县经济信息委主任吴冬明介绍,忠县践行“绿水青山(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立足当地优势资源禀赋和现有产业基础,按照差异化、集群化、特色化要求,坚定不移走特色工业发展道路,高标准规划和建设了忠县乌杨工业园区,目前基本形成了新能源、医药、智能装备、资源加工四大特色产业集群。

  工业生产活动中或多或少会产生工业固废。忠县率先引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危废项目,实现固危废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记者走进建立在一家水泥窑厂内部的重庆海创公司,这里并没有想象中的扬尘和异味。该公司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危废技术,对汽车、电子、电缆、电镀、印染、造纸、制药、化工等行业生产的20大类、287个小类的工业固危废以及市政污泥等进行高温煅烧处理,危废处置规模达到14.8万吨/年,固废处置规模达30万吨/年。

  据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3月初发布的《“三峡库心·长江盆景”跨区域发展规划》显示,包括忠县在内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预计到2035年将建成长江经济带跨区域绿色协同发展示范区。

  按照规划,忠县将进一步擦亮生态底色,统筹江城与江村、山水与人文等要素,串联忠县石宝寨、三峡橘海、皇华岛、独珠半岛、三峡港湾、白公祠、三峡留城·忠州老街,石柱县通天云梯、水磨湿地、逍遥仙游、生态鸡公咀及万州区武陵古镇等景点,共同打造独具特色的“库心十二景”,构建三峡库区文旅融合景观带,推动产城景、农文旅深度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乡镇农村
   第04版:文艺副刊
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
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举行
建立健全常态长效机制 落实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市民踊跃接种
全市农村水利水电现场工作会在忠县召开
忠县:结合忠文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新立镇:1700名党员学党史办实事开新局
各司其职共同推动水环境提升
忠州三小扩建工程完成主体施工
输入车牌号可辨别真假网约车
忠县:擦亮生态基色 筑美“江中盆景”
梁忠石共谋交通互联互通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