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忠明 实习生 戚婷婷
“再往这边移一点,前面的放整齐了后面的才好放,也方便卸货。”8月21日,在位于乌扬街道的与格预制件厂内,负责人唐垒在指挥工人将漏粪板装上车、有序堆码。
“今天,我们要完成18车2000块漏粪板的订单。”看着自己研发的漏粪板源源不断地装车外销,唐垒很开心。
今年29岁的唐垒,是乌杨街道太集村十组人。2010年参军,历任副班长,班长,司务长等职务,服役期间曾多次立功受奖,2018年退伍返乡。
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唐垒有着很深的农村情结。2018年,回到家乡的唐垒一心想干一番事业,此时,正逢忠县大力发展生猪产业,这让唐垒一下嗅到了商机。
2018年,忠县出台了《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忠县50万头生猪产业—体化项目家庭农场政策扶持办法(试行)》,大力扶持农户养殖生猪产业……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唐垒坚定了发展产业的决心。
经过前期的准备,2020年,唐垒在白公街道石马村成功创办忠县森牧园生猪养殖家庭农场。该农场占地20余亩,拟存栏生猪4000头。
在建设过程中,唐垒遇到的一件头疼的事,就是粪便的处理问题:“若全部采购标准的漏粪板,2600张漏粪板是一笔不低的支出。若不用漏粪板,那环保问题也无法保证。”
“为何我不能自己生产呢!”唐垒灵机一动,打算在自制漏粪板上动脑筋。
经过考察,唐垒发现漏粪板制作工艺简单,机械化程度高,人力成本少,很适宜自主生产。
取得相应的生产资质后,2020年7月,唐垒的预制件生产车间正式开工。生产出的漏粪板不仅满足了自家养猪场的需求,也因运输成本低,质量有保障受到周边农户的青睐。
唐垒介绍,混凝土漏粪板能使成猪、仔猪健康成长,能够有效的控制养殖场的温度、湿度,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和降低畜禽粪便异味对养殖场空气的影响,减少疫病发生。
“漏粪板只是解决环境污染的途径之一,要想做到生态养殖、环保规范,还必须多条腿走路。”谈起环保养殖,唐垒娓娓道来。在他的努力下,推出了“服务套餐”,为养殖户提供设计、设施、环保设备设施等一系列服务。
“如果不是唐总帮助我,我的养殖场难以建成,环保也难达标。”对于唐垒的帮助,乌杨街道团结村谭欢生猪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谭仁才很感激,“不仅环保生态,连设计和技术指导都是免费的。”
唐垒自主研发的漏粪板畅销石柱、万州、梁平、丰都等地,还为我县45家养猪场解决了漏粪板购买难题,目前已经生产漏缝板10万余张,为众多养殖户提供了有效的建议和技术上的指导;向10余家养殖户规划设计改建新型家庭农场,全部环评达标。
“做养殖场漏粪板、销售污水处理设备只是公司发展的第一步,今后,我们还将建设饲料厂、有机肥厂,为养殖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唐垒表示,接下来,他将通过饲料厂把本县的粮食、秸秆等加工成饲料,解决粮食外销和秸秆焚烧两大难题,同时,通过有机肥厂将猪粪、牛粪、鸡粪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工成优质的有机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