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宗跃
新闻背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会议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针对群众关切的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谈想法、提建议,汇聚了共识、激发了众智,也为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打开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聚焦民生领域短板弱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紧盯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出台一系列政策、推进一系列工作,民生事业发展实现了长足进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然而,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住房难等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都在警示我们,民生事业在部分领域、局部环节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需不断付出努力。
坚持问题导向改善和保障民生,必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认识民生问题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发展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推动发展,强化问题意识,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最突出的问题抓起、最现实的利益出发,聚焦特殊群体兜好保障底线,着眼基本服务提高供给水平,围绕关键领域实施精细管理,紧盯重大风险加强防范化解,真抓实干,纾解“痛点”、打通“堵点”、补齐“断点”,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多办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好事实事,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让好政策取得好效果、好举措带来好日子,在更高水平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回答好时代的“民生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