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29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年来,双桂镇赶场村以环境治理和完善设施为抓手,大力推动产业兴村、产业富民,实现乡村振兴有亮点、有成色,取得可喜成就,经过不懈努力,赶场村村民期待的美好生活已近在眼前——
强基固本产业兴 圆梦增收村民乐
邓青春
养猪大户利用先进设备清洗猪场。

  本报记者  邓青春

  开栏的话: 为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近年来,忠县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取得脱贫攻坚战伟大胜利的同时,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如今,圆梦小康的美丽乡村成为农民群众开创幸福生活的沃土,开启了全面振兴的新征程。结合“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以“1+3+11”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村(社区)为重点,从即日起,本报开设“走遍372·乡村看振兴”专栏,集中反映各级各部门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情况。敬请关注。

  初春三月,阳光明媚,春风拂面,到处一片生机勃勃。

  在双桂镇赶场村柑橘基地里,和煦的春阳映照在绿油油的柑橘叶上,星点斑斓,煞是诱人。随着咔哧咔哧的声响,10多名村民正忙着为柑橘修枝。

  赶场村位于双桂镇东部,村域面积3.8 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1871人。以前,因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导致村里产业基础薄弱,村民出行难增收更难。

  2021年4月,赶场村被纳入11个县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之一,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随即下派干部到该村点对点指导工作。经过帮扶,如今的赶场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取得可喜变化。

  “看到村民出行困难,村干部很揪心。”赶场村村党支部书记姜之兵介绍,为改变村里基础设施落后面貌,他和村干部、驻村干部一道积极向上争取资金800多万元,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1500亩、修建4.5米宽水泥路3.5公里、泥结石路3.8公里、沟带路1.4公里、400立方米水池6口、2.5米宽人行便道3.8公里、入户人行便道3.2公里。

  七组村民姚兴荣虽已年过六旬,但他靠劳动增收致富的决心一直没变。过去他每年种植水稻五六亩,由于道路不畅,全靠自己一身蛮力去挑。现在庄稼地就在公路边,耕田机、收割机可以直接下田,他将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到10多亩,“劳动强度减少一半,粮食收入却增长两倍。”姚兴荣高兴地说。

  生活条件一天天好起来,姚兴荣家里不仅用上冰箱、电视、热水器,还安装上空调。但由于村里的变压器用电负荷太低,每到夏天或春节期间,因用电负荷大经常出现跳闸现象,让村民十分闹心。

  群众的期盼就是干部努力的方向,村干部、驻村干部又多次与县供电公司协调解决电力不足问题。县供电公司经过实地踏勘后,为赶场村增设220伏变压器3台,让村民用上稳定电。

  基础设施问题得到解决,村干部与驻村干部一道,又在强产业方面动起心思。借助忠县50万头生猪一体化项目契机,通过大力招商引资,村里建成两个生猪养殖家庭农场。每个家庭农场占地50亩,年出栏生猪1.6万头。

  为消纳家庭农场的粪便污水,村干部、驻村干部又协助企业流转土地400多亩建柑橘果园,实现污水管网直接进入柑橘园。这样一来,不仅减轻了环保压力,村民也实现了土地流转和务工收入双重收益。

  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对环境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村干部、驻村干部还经常组织群众召开院坝会、党员大会,就村里的环境卫生现状、存在的问题、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整改将面临的问题与村民逐个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有效的整改办法。

  “现在的环境变好了,乱倒垃圾的现象少了。”一组村民姜川海对村里环境卫生的改变很满意。

  环境变美、设施变齐、收入增多,赶场村村民期待的美好生活已近在眼前、触手可及。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近年来,双桂镇赶场村以环境治理和完善设施为抓手,大力推动产业兴村、产业富民,实现乡村振兴有亮点、有成色,取得可喜成就,经过不懈努力,赶场村村民期待的美好生活已近在眼前——~~~
~~~马灌镇销售农产品6.5万元
~~~
忠州街道~~~
~~~
“护安全、掏车费”~~~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乡镇农村
   第04版:社会民生
强基固本产业兴 圆梦增收村民乐
首届“马灌之星”电商直播大赛落幕
新立镇入选“中国移动数智乡村优秀示范乡镇”
“六大行动”方案推动工作落地落实
变型拖拉机清零
黄金镇关爱留守女童在行动
新立镇:联动治理促发展 乡风文明沁人心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