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31日 星期一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洪武十二年⑦
李浩白

  □ 李浩白

  “呵呵……像逃虚师侄这样勤敏好学的年轻人现在可是越来越少了!”他慢慢踱到道衍身畔,微低着头在他手中的书页上瞟了一眼,随口问道,“你读的是什么书?”

  “哦……小侄读的乃是本朝诚意伯刘基先生所著的《郁离子》。”道衍急忙端正坐起,将手中书卷翻到扉页,用手指了一指,微笑着答道,“此书寓世事治乱之妙诀于故事杂谈之中,读来只觉津津有味,深品之下又理趣无穷,实是令人百看不厌的好书……”

  “是啊!诚意伯的《郁离子》确是一部旷世奇书。听闻当今圣上曾经称赞它‘审乎古今成败得失之迹,明乎天人吉凶趋避之机’,还把它特意置于御案右侧,奉为治国理政之龟鉴呐!”青阳子听了,也是连连点头,娓娓言道,“这样的绝世妙典,实非诚意伯这样的旷世大贤而不能写成……贫道当年游历应天府求师访道之时,也还曾见过他两三面。他虽以儒学为本,但亦旁通道术,故尔自号为‘郁离子’。贫道在他跟前实乃是受教甚深。只可惜,天不假年,诚意伯六十五岁时便溘然长逝……现在,贫道一回忆起他当年的音容笑貌,就禁不住潸然泪下……”

  他正说着,眼圈里竟是晶光流转。而道衍已然低下头去,一颗颗泪珠儿夺眶而出,滴落在衣襟之上,湿了一大片。

  场中静默了片刻,二人方才收泪而止。周应泰便转移了话题,问道:“黄公子已经走了?”

  道衍无言地点了点头。

  “人之常情,人之常情。”周应泰叹息而道,“毕竟他终是庶族出身,焉敢与吉安侯这样的豪门权贵结怨生隙?”

  道衍没有直接答话,而是低低念道:“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周应泰瞅了他一眼:“只是,而今寒山寺却将成为各路矛盾冲击的‘要津’了。”

  “小侄自信应该能够闯荡过去的。”道衍双掌相合,平静而答。

  就在这时,宋紫荷婷婷袅袅地走将过来,婉声而言:“姚师父,您确是智勇双全的真君子——您才应该还俗入仕,为天下百姓争一个‘朗朗乾坤’出来!”

  她的声音柔柔美美,令道衍听得心中微微一荡。他急忙避开了她的直视,合十而答:“贫僧为人行事有一诗可证,‘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明月归’。”

  宋紫荷仍是脉脉地注视着他,声音甜甜柔柔的:“姚师父,其实另有一诗令小女子对您的为人心性更是刮目相看。”

  “何诗?”周应泰好奇而问。

  “‘小小板桥斜路,深深茅屋人家。竹坞夕阴多雨,桃源春暖多花’。这首短诗是您所作的,生机活泼,完全证明姚师父实为‘外冷内热’之人。”

  听罢宋紫荷这段话,道衍不禁浑身一震,抬眼向她深深看来:“宋姑娘别具慧眼、灵枢天成,贫僧叹服。”

  宋紫荷静静地看着他,一双星眸泪光闪烁,竟是哽咽着说不出声来。

  道衍朝她深深还了一礼,轻声吟道:“‘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女施主,万事有缘,且看佛祖将来如何旋天转地吧。贫僧只望你能永远幸福安康。”

  宋紫荷没有再抬脸看他,只是款款欠身向他答了一个万福。

  正在此刻,忽听得前院寺门口处“咣咣当当”一阵敲得震天价响,一下便击碎了所有的宁静!

  道衍立即向宋紫荷咳声示意。宋紫荷会意,急忙闪入偏厢房中躲了起来。

  不一会儿,一片嘈杂的人声蜂拥进来——二三十名黑衫衙役如狼似虎地从那满月形洞门中直扑而近!

  道衍顿时心头一凛,知道必是宋紫荷的事儿泄了,面上却不动声色,显得十分平静地向前问道:“诸位官差大人,不知突然闯入我寒山寺有何贵干?”

  他正说之前,瞥见道沐也紧跟在这帮衙役后面慌慌张张地挤了过来,站到他的身边,喃喃地说道:“大、大师兄,我们在外面拦不住啊!”

  “唔……看来你这假书生便是这庙里管事儿的和尚头儿了?是不是那个苏州府长洲县南门里那个‘姚游医’的儿子?”那群衙役当中站出一个身着捕头装束的中年汉子来,握着腰间的佩刀,冷冷笑着踱到道衍的面前,语气里是满满的骄横,“这苏州地界上,没有哪一匹马哪一头驴不是本大爷不知晓底细的!但是,你认得本大爷么?”

  道衍摇了摇头:“不认得。”

  那汉子的声音一下提高了许多:“你竟然认不得本大爷?枉你在寒山寺混了这么久!本大爷正是苏州府衙门捕快首领钱大斤!” (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乡镇农村
   第04版:文艺副刊
吴家祠堂的变迁
七律·八一抒怀
高粱熟来红满天
夕照石宝寨
忠州景观赋
一抔黄土思故人
洪武十二年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