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伯华
黄葛树、罗汉松、美人蕉、姬小菊、嫣红蔓……11月4日下午,记者漫步在县城污水处理厂对面的滨江路口袋公园,放眼望去,步步皆景。江风裹挟着初冬的冷风轻盈拂面,人们漫步其间,或信步闲谈,或打卡拍照,或小坐休憩,各得其乐。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是城市人理想的生活状态。在满足人们高品质生活追求方面,口袋公园发挥着重要作用。口袋公园是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面积一般在400至10000平方米之间,类型包括小游园、小微绿地等。因其小巧多样、环境友好、方便群众使用等特点,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近年来,我县持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不断让城市更美丽、更绿色、更宜居,让人们触手可及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快来,和妈妈一起拍张照!”在临江路口袋公园,来自成都的游客陈静文呼唤不远处的儿子过去合影。这里曾经是陈静文儿时生活过的地方,当初破旧的建筑现已通过“微更新”的方式变得更有历史文化底蕴,园艺设计师配以多种绿色植物后,典型的“川东民居”式风情画呈现在长江之滨。
“结合对‘三峡留城·忠州巷子’的改造,我们对一些边角零散的土地进行合理利用和美化,让口袋公园的内容更加丰富。”县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县已建设完成临江路、滨江路两处口袋公园。临江路口袋公园位于忠县大桥路与环城路(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之间,属于重要交通节点,建设面积为3000平方米;滨江路口袋公园位于忠县环城路和香山路连接点,是一块废弃的边角地,建设面积为3000平方米。
“这里原本杂草丛生,甚至有不少建筑垃圾。”住在滨江路口袋公园附近的市民张元超,走在公园的石径上,十分惬意。他说,现在这里环境大变样,打造的景观非常精致,饭后出来散散步,令人心情愉悦。
“口袋公园面积不大,所以要在地上做好文章,用十足的绣花功夫,把微小的地块打造成城市会客厅和江岸风景线,力争做到一步一景、四季皆景的效果。”县市政园林中心干部王长水说,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设计师充分尊重当地原貌,利用绿植和小型仿古建筑塑造场景和营造氛围,旨在唤醒市民情感认同与回归。
“别看它面积不大,里面的植物有好几十种。”王长水介绍,口袋公园中的植物花卉既要满足色彩丰富、形态优美的特点,还要在具有较好群落稳定性的同时,体现出季相变化,让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不会显得单调。为此,县市政园林中心在选择稳定性和抗旱性俱佳的黄葛树等树木的同时,结合景观打造布置了观赏价值上乘的罗汉松等苗木,并引入大量色彩各异、四季分明的花卉点缀其间。
“也正是因为面积不大,所以在造型布景上,我们更要下足功夫,让它成为小而美的精品,凸显其生态价值,并拓展城市功能。”王长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