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田华平)1月10日,拔山镇汪山村南丫坵一带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项目现场,一台台挖掘机穿梭田间,开足马力加快项目施工。
该项目于2023年12月下旬动工,是忠县实施的12个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项目之一。2023年度,忠县完成1万亩高标准农田整治面积后,再获市农业农村委批复实施12个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立项项目。这批项目涉及磨子土家族乡、马灌镇、拔山镇、花桥镇、新立镇等5个乡镇,建设资金共2.12亿元,建设规模5万亩,其中新建面积1.3万亩,改造提升面积3.7万亩。目前,全部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实施,预计2024年6月底全面完成。
据了解,在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项目建设过程中,忠县按照市农业农村委提出的“宜机宜耕、能排能灌、高产稳产、旱涝保收”建设目标、“四改一化”技术标准和相关工作要求,因地施策编制方案,以“改大、改水、改路、改土”为重点,确保建成一批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电配套、宜机作业、土壤肥沃、生态友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耕地。同时,忠县还指导各项目实施区引进龙头企业或社会集体经济组织,大力发展稻渔、优质水稻、粮油、粮菜产业,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和现代农业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