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5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旅游要惠及乡里乡亲

  □马呈忠

  近日,笔者在西部某地采访时发现,当地为加快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引进企业全盘接手乡村旅游资源。但由于农民参与程度不高、农民获得感不足、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影响,乡村旅游发展后劲不足,经营困难。

  如何把好事办好,让多方持续受益,却需要认真考量。

  应该尽最大可能提升农民参与度。作为农民“家门口”的产业,乡村旅游要健康发展,如果离开农民的积极参与和推动,很难行稳致远。用好农民对本地资源了然于胸的优势,将更多村民纳入乡村旅游的“大盘子”中来。创造更多符合当地实际、企业发展的就业岗位,通过实实在在的收益,推动企业、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让村民由“看着产业走”变为“跟着产业走”,乡村旅游才更有活力,更有后劲。

  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也不可或缺。乡村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做大“蛋糕”,利益分配机制很重要。要建强基层党组织、村委会、协会等,发挥引领带头作用,提升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话语权,维护农民利益。可以构建企业、村民等多方管理机制,分类施策,鼓励支持农民用房屋、土地等资源在旅游企业中入股分红,长期受益。用好集体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尽可能使更多乡里乡亲从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中得到实惠。

  此外,乡村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离不开拥有旅游理念、服务技能的人才队伍。相关部门要形成联动,有针对性地强化提升农民技能,根据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多举措培育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本土人才,带动乡村休闲旅游跟上市场经济节奏,及时满足消费者对旅游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农民最大程度的参与,离不开农民收入的同步增长。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和就业场景,让更多农民参与其中,长久获益,才能更好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促进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乡镇农村
   第04版:社会民生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新进展
央行宣布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水位上涨 航道调整
重庆市忠县:何以九成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
忠县“巴渝新农具计划”公益培训开班
推动普通公路养护施工标准化规范化
推动忠县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加大创新力度 提高提案办理质效
乡村旅游要惠及乡里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