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6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鸡镇:每年1万吨秸秆变废为宝

  本报讯(记者 李铁)“以前,玉米秸秆没人要,堆着占地方,烧了又怕罚,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8月4日,刚销售完秸秆的金鸡镇桂林社区种植户陶有斌感慨道,“现在好了,有企业直接到地里收,当场打捆拉走,一亩地轻轻松松就能多挣300块到400块钱!”

  在金鸡镇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基地里,牧草加工企业的专业机械紧随玉米收获之后进场,高效完成秸秆打捆和青贮处理,不仅省去了农户处理秸秆的麻烦,更将“废弃物”瞬间转化为真金白银。

  “经过青贮处理的玉米秸秆,蛋白质和纤维含量高,品质稳定,是牛羊的优质饲料。”牧草加工企业负责人刘生容介绍,该企业与周边大型养殖场签订了长期稳定的饲料供销协议,秸秆市场需求旺盛且持续。

  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惠及农户,也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牧草加工企业落户桂林社区,通过租赁等方式,有效盘活社区闲置场地和资产。仅此一项合作,每年就为桂林社区集体经济带来4.2万元的稳定租金收入,实现资源利用和集体增收双赢。

  “粮饲双收”模式带来的效益远不止于经济账,还从源头上大幅减少了秸秆焚烧现象,显著降低了由此引发的空气污染和森林火灾隐患,有力促进了农业的绿色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该模式已在金鸡镇全面推广,带动超过300户农户积极参与,年消化转化秸秆总量突破1万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文件
   第04版:专题
开展有限空间应急演练
国网忠县供电公司多措并举保供电
石宝镇两河村 联合爱心企业为群众送“清凉”
100余名农技人员助力水稻抗旱
华岩应急救援队连续清除30个马蜂窝
金鸡镇:每年1万吨秸秆变废为宝
以练促防:为有限空间筑牢安全屏障
《731》定档“9·18”,为何让全网集体凝视?
黄金镇大岭山,群众趁热吃“冷饭”
桃花村水蜜桃采收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