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米斗有着吉祥的寓意,是丰饶富足的象征,带有浓郁的民间文化韵味。
以前,米斗是称量粮食的量器(一斗米重约6.25千克),为官仓、粮栈、米行及地主家里必备的用具。其多为方体,有正方及口大底小两种造型,米斗的中间设有一根横杠,与口齐平。这种设计既便于提携,又可在称量时,用尺子将堆高的粮食刮平,保持计量准确。
制作米斗的木料品种有很多,有楠木、樟木、榆木、榉木之类的杂木,亦有金丝楠、鸡翅木、钱梨之类的硬木。这些木料板壁致密,既不怕水又可防蛀。考究者,会在米斗边角处包镶铜皮进行加固,其制作工艺极为精湛,榫卯互嵌,严丝合缝,浑融一体,不胀不裂,坚实耐用。米斗的四壁虽无修饰,但常有标示主人或所属店铺名号的雕刻字样。
后来,随着更为精准的“秤”的出现和普及,米斗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记者 赵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