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是我国陶塑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汉代陶俑形象生动,制作技艺高超。抚琴俑是汉代陶俑中常见的题材之一,忠州博物馆所藏的这件东汉红陶抚琴俑便是典型代表。
这件东汉红陶抚琴俑,于2001年在㽏井口崖脚墓地第30号汉墓出土。整件俑通高16.8厘米、通宽19.5厘米,重0.98千克。头戴介帻,身着右衽交领长袍,内穿圆领衫。双腿后曲向右跪坐,膝上放置长琴,左手按弦,右手拨弦,右手衣袂向上挽起,以防止宽大衣袖影响演奏。人物神情悠然愉悦,显示出汉代艺人的精湛技艺。
琴是中国历代文人雅士推崇的传统乐器。在汉代,琴乃“八音”之首(《周礼·春官》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称“八音”)。东汉桓谭在《新论·琴道》一文中记有:“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古者圣贤玩琴以养心。”古人对琴非常尊崇,形成了完整的演奏礼制。抚琴之人须在演奏前沐浴净身、焚香礼拜,摒弃一切私欲杂念,做到琴人合一,以求天籁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