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作为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新冠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当人们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产生的大量飞沫大部分集中在1米左右的范围。因此,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有利于自我保护,降低感染概率。
近段时间,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复工复产,企业职工返岗,一度冷清的城市变得热闹起来。随之而来的医院门诊、超市卖场、餐馆门口排长队,拥挤喧哗的场景也偶有出现,这无疑增加了病毒传播的风险。
近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提醒大家:不管是居家、在公司或者是公共场所,保持一定的距离非常重要。当前不要参加集会,也不要聚餐。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要真正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每一个人都守好防线。尤其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形势下,如果社会大众都能严格遵守自我防护规范,戴好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传染的风险,尽可能避免疫情反复。
在公共场所,人们自觉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展示了人们在特殊时期的高度自律和道德素养,也是一座城市良好风气的最佳诠释。
1米的距离不仅是自我保护的安全距离,更是彰显个人文明素质的道德距离。愿每一个人都能在自律中不断涵养文明意识,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时时牢记1米的安全距离,共同守好公共生活“文明线”。 来源:四川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