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9日 星期二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邓海军:货车驾驶员转型饲养山羊
杨忠明
邓海军正在给山羊喂食。
  本报记者 杨忠明

  “这里是我增收的宝地。”5月10日,石宝镇凉水村村民邓海军,站在该村一组的一个山顶上,指着一片山林说。

  在这里,邓海军每年收入10多万元。

  今年43岁的邓海军,20多年前从学校毕业后选择了外出务工。

  随着社会的发展,邓海军瞄准汽车物流市场。他学习了驾驶技术,经过跟师学习,他的技术成熟。随后,邓海军成功地成为一家公司的汽车驾驶员。

  此后十多年时间里,邓海军每天跟着车辆东奔西走,往返于广西、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等地。长时间的外出奔波,让他更渴望回到家乡,从事一些稳定的工作。

  2017年5月,邓海军带着多年的积蓄回到家乡,打算在家乡发展。这一年,山羊行情低迷,每公斤羊肉只卖到10多元。这让邓海军看到了商机。

  “逢贵莫赶,逢贱莫懒。”这是老农人的经验,邓海军深刻领会这句话的内涵。他认为,此时养殖山羊正是时候,屋后1000多亩的山林是放养山羊的好资源。

  在石宝镇和村(社区)干部的大力支持下,邓海军很快办齐了相关手续,在屋后建设了200多平方米的养羊场。

  “靠运输找生活的日子,每天都提心吊胆,随时担心安全问题。”邓海军说,本来液化气是危化物品,加上长期在道路上行驶,心总是悬着。回到家里,心里踏实多了。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镇村干部的政策引导更加坚定了邓海军的养殖信心。

  从那以后,不管天气热或冷,不管走多远的路,一根竹竿、一瓶开水、一顶草帽、一双雨靴,成为邓海军的随身装备。每天一大早出门放羊,到下午太阳落山才回家,晚上打扫卫生、学习养殖技术,这构成邓海军一天的日常。

  邓海军养羊很细心,对山羊照顾非常周到。遇到母羊产仔,他除了帮忙接生,还要把小羊羔的皮毛吹干、打预防针、喂药。

  邓海军的养殖路很顺利,行情越来越好。2017年,他的养殖场出栏了40多只山羊,收入5万元。2018年出栏70只,2019年出栏90多只,收入10多万元。

  经过几年的摸索,邓海军逐渐从一个外行变成行家里手。今年,他打算逐步更换品种,喂养更适合本地、效益更高的大耳山羊。

  “今年出栏100只羊没有问题,返乡创业路子真不错。”邓海军人对养殖充满信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乡镇农村
   第04版:社会民生
双桂镇 今年新增5个标准化生猪养殖场
小额信贷“贷”动熊世勇成养牛大户
分拣柑橘
直播
150公斤槐花蜜待出售
邓海军:货车驾驶员转型饲养山羊
把脱贫“倒计时牌”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