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月2日,我市举行《“三峡库心·长江盆景”跨区域发展规划》解读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三峡库心·长江盆景”地处长江三峡库区的中心位置,是推动重庆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保护长江文化,实现文旅融合特色发展最重要的核心项目群之一。该项目群涉及万州、忠县、石柱3个区县,包括260多个重点项目。
1.为啥要建“三峡库心·长江盆景”?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一区两群”区域协同发展,“两群”中的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是一个很独特的区域,这个区域涉及三峡库区、三峡水库,具有世界级影响。不管是对重庆市的贡献,还是在今后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当中的使命和担当,三峡库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三峡库区的文化保护、特色发展都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除了三峡大坝外,三峡库区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三峡库心”区域集中了这些风光,上游下游还有三峡、白帝城、张飞庙、丰都鬼城等。经研究发现,“三峡库心”区域,就是石宝寨、皇华岛、独珠半岛、西沱古镇这个地区,正好处于三峡库区中心位置,非常有特色。
市委市政府提出,经过科学论证,三峡库区、三峡水库除了三峡大坝外,应该有一个“三峡库心”,今后要形成具有国际影响的新的旅游文化风光新地标、新品牌。
石宝寨是长江当中一个大型的、非常漂亮的江中盆景,占地120多亩。此外,千野草场在长江南边,是方斗山上一个非常漂亮的草场,从草场往下俯瞰,长江和半岛正好构成“心”形大地景观,如同一座漂亮的天然盆景。
“三峡库心·长江盆景”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文化保护、文旅融合,从规划到实施精心塑造,相信一定会形成长江经济带、三峡库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当中的示范,形成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生动案例。
2.为啥命名为“三峡库心·长江盆景”?
“三峡库心·长江盆景”是推动重庆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保护长江文化,实现文旅融合、特色发展最重要的核心项目群之一,命名的依据:
①这个项目群位于长江三峡库区的核心位置,上到三峡库尾,下到长江三峡的大坝,正好地处中心位置。
②这里有闻名的重要景点石宝寨,这是长江大型的江中盆景。
实施本规划是重庆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促进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具体体现,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一区两群”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弘扬三峡库区“高峡平湖”美景、建设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的点睛之笔。
3.七大重点片区怎样布局?
独珠半岛-皇华岛-鸡公咀片区
突出“江心岛”“湿地群”,突出“人文生态江岛、库心最美江村”。
石宝寨-西沱古镇-水磨溪片区
突出“盆景产业小镇、人文魅力古镇、生态宣教基地”。
千野草场片区
立足千野草场特有资源优势,打造以动养为主体的“三峡库心”康养高地。
武陵古镇片区
结合武陵镇独特的场镇格局、江湾资源、汉唐遗风,定位“三峡库心”风情小镇。
忠县县城-三峡港湾片区
突出“江城”特色,突出“诗意山水·忠义之州”城市定位,建设“三峡库心”最美江城。
石柱县城-中益乡片区
紧扣“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发展主题,强化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设“三峡库心”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三峡橘海-王场-沿溪-复兴片区等周边区域
围绕“橘海新田园,江村新生活”等风景意向,结合现有特色种植产业,打造集特色种养、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三峡库心”生态农旅融合区。
4.四大类260余个重点项目包括哪些方面?
规划谋划了四大类260余个重点项目,提升“三峡库心·长江盆景”这张新名片、新地标的新价值。
①完善综合交通体系,主要包括渝万、渝宜、万黔“3条高铁”在这里集聚和形成枢纽,沿江高速公路南北两条线,再加上梁平、忠县、石柱高速公路,也是“3条高速”在这里交汇,区域之内还有陆路、水上多种交通形式联运,形成完善的交通网络。
②保护传承历史文化,依据石宝寨、西沱古镇等文化底蕴,深挖历史文化内涵,实施皇华岛考古遗址公园、巴盐古道文化走廊、巾帼土司城等一批项目,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要素,实施沿江生态屏障建设、河流水系生态治理、长江岸线消落带生态治理等一批项目,着力保护和改善区域整体生态环境。
④健全旅游服务体系,强化旅游接待、服务和集散功能,实施游客集散、接待中心以及水上旅游环线建设,建设“大三峡”精品旅游目的地。
5.忠县如何建成“三峡库心”最美江城?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打造三峡留城·忠州老街。紧紧抓住旧城改造契机,进一步疏解老城,留白添绿补功能。采取微改造方式修缮保护忠州老街,讲好忠·城故事,还原充满三峡原真老城气息,留住巴渝乡愁和三峡风情的生活街区。
②打造白公祠文博景区。依托忠文化传承与保护,提档升级白公祠文博景区,配套完善规划展览、美学体验、游客集散等功能,建设“三峡库心”文旅综合体。
③打造江城十里滨江画廊。启动县城滨江路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滨江慢行系统,打造景观节点,完善近水亲水、舒适怡人的滨江公共空间体系,建设滨江休闲旅游观光带。
④打造三峡港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依托亚洲首个专业电竞场馆,举办高级别、高水平电竞赛事活动,加快建设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延伸数字产业链条,建设产学研一体的“电竞小镇”城市拓展新区。借助长江、三峡、三国等品牌叠加效应,融合忠文化、三国文化,丰富“烽烟三国”内涵,建设融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天子山“巴国故郡·云上天街”风情小镇。
6.忠县如何推动建设“三峡库心”的北大门?
①依托独珠半岛地理优势和资源条件,加快建设乡村振兴的“江村”样板。立足于保护独珠半岛现状自然村落肌理格局和乡村田园的原野景观风貌,保护独珠江村“生长在自然山水之中”的整体格局。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按照“长江绿色发展示范江村”定位,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独珠“江村”,塑造“江枫渔火对愁眠”“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江村”意境。
②依托皇华岛独特的自然生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加快建设绿色江心岛。学习借鉴广阳岛经验,加强皇华岛生态保护与修复,营造良好自然生境。保护皇华城宋代历史遗存,综合考古发掘成果保护性利用,同步规划建设三峡考古遗址博物馆,配套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
③依托渝万高铁忠县站,联动石柱县鸡公咀片区,加快建设“三峡库心”北大门“会客厅”。利用渝万高铁忠县站紧邻独珠半岛和皇华岛的优势,联动石柱县协同做好忠县皇华岛、独珠半岛和石柱鸡公咀片区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实现交通互联互通、产业互补互融,在渝万高铁建成通车之前,力争建好“三峡库心”北大门的“会客厅”。
文/“重庆发布”微信公众号 图/毛幼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