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邓青春
3月15日,从早上6点起,脱贫户曹守武手中的“活儿”就没停过:喂猪、清理猪舍、搬运饲料……“这可是我的宝贝儿,一家人的幸福全指望它们了。”看着猪圈里吃得欢快的猪群,曹守武高兴地说。
今年57岁的曹守武,是乌杨街道兴合村二组人。7年前,由于几个子女都在读书,加上他身患鼻癌,每年子女的学费和他的医药费支出巨大,整个家庭陷入困境。为此,村里将他家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曹守武初中毕业后,一直在云南做木工。随着年龄增长,他回乡的愿望越发强烈。2013年底,他和老伴结束30多年的打工生涯,从云南回到乌杨街道兴合村。
刚开始,曹守武打算喂养几头母猪,通过卖猪仔增收。2014年下半年,他找亲戚朋友借款2万元买回12头猪仔喂养。由于不懂行,买回的母猪配种难度大,一胎只能产猪仔四五头。由于效益太差,不到一年,他就将母猪全部贱卖。
两年后,曹守武学到了养猪技术,他从洋渡、同合、曹家以及重庆威旺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等猪场重新买回七八头母猪喂养。经过不断的摸索、学习,他逐渐掌握了养殖、配种、繁育、防疫等技巧。
“猪舍要随时保持清洁卫生。”
“防疫期间最好不要配种。”
“新母猪配种一次间隔24小时为宜,老母猪配种一次间隔12小时为宜。”
…… ……
经过学习后的曹守武成了养猪“土专家”,说起母猪繁育知识头头是道。
掌握了配种的关键技术后,曹守武的猪场一年产猪仔100多头,猪仔一半卖到市场,一半自己饲养。
“产下来的猪仔一般喂养1个月断奶,每个猪仔市场价为1800元至2000元不等,仅此一项,每年可实现收入11万元。”他说,自己饲养的按每头生猪4800元卖出,可实现收入28万元。除去饲料、疫苗、兽药等,一年纯收入15万左右。
近几年,随着生猪市场行情走俏,曹守武的收入一年好过一年。2020年底,曹守武实现收益20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条件允许的话,我还想把规模再扩大一点。”曹守武表示,将继续走好自繁自养、销售生猪这条路,适度扩大规模,做好“传帮带”,带动更多村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