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忠明
“物管就是我们的亲人。”近日,忠州街道红星社区鑫巍花园业主刘女士非常感慨。
刘女士居住在底楼,两年前,屋后堡坎垮塌,引起她家房屋墙面出现裂缝。2020年5月,刘女士将此事汇报给业委会和物业管理公司。业委会和物业公司非常重视,联合社区居委会协商,最后通过启动大修基金解决了该问题。
2020年12月的一天深夜,一辆120救护车驶入小区。得知是居住在9栋的一位老人生病后,物业管理人员立即加入抢救中。他们和医护人员共同背老人、搬东西,直到把老人送到医院急诊室后才返回。老人生病期间,物业公司负责人还经常前去探望。该物业公司周到的服务得到了业主们的认可。
2019年开始,忠州街道红星社区根据县住房和城乡建委要求,推出一项新举措,以“党建+物业”管理创新开展社会治理。即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创新实施“党建+物业”管理模式,着力解决好居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物业问题,打通物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每个小区成立业委会,业委会成员大多由党员、退休职工担任,负责联系物业公司,联合物业公司服务群众。”红星社区党委书记伯桂兰以鑫巍花园小区为例介绍,2020年,物业公司全年解决业主诉求130件,检查电梯360次,维修保养120余次。物业管理公司免费为业主清洗空调、磨刀、缝补衣服、理发,帮助业主晾晒被子等,还组织业主开展包粽子、打糍粑等文娱活动,并定期为业主提供清理下水管道等增值服务。鑫巍花园小区里,邻里关系更和谐。
“通过业委会和物业管理公司,居民小区管理更规范,小区矛盾更少了,社区更和谐了。”伯桂兰说,每年主管部门要求物业公司负责人和社区大党委单位一起参与述职,向居民汇报一年的工作,晒一晒为群众做了哪些实事。
“党建+物业”管理模式激发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了物业管理服务质量和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实效性,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同时为我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伯桂兰表示,今后,社区还将设立“党员先锋岗”,明确“党员责任区”,引导党员做好小区政策宣讲、矛盾调解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