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红艳
我是一个比较迟滞的人,每年春天,迟迟不愿迈出踏春的脚步。我透过窗户看春光,我在朋友圈里看春天,直到春天的热度有些灼人,才能撼动我慵懒的身躯。可是春天从来不辜负我,无论多晚与她遇见,都给予我不可预料的惊喜。
今年的春天,是从一个人开始的,人们都叫他秦总,貌似很多人和他熟悉。同行的伙伴告诉我他叫秦桂林。我们文学爱好者一行在他的公司相聚。我对于他,甚至他的公司都是生涩的。见他与各位打招呼,我浅浅地朝他笑了笑,他应该不认识我,也应该记不住我这种礼貌式的打招呼。不过,他老总的派头并不大,内敛中带着些许羞涩,像一个成熟的大男孩。于是,好感油然而生。其实,在未见他本人之前,看到公司名字里的“春垦”,我已经在猜测,经营着近1万亩的柑橘种植基地的一定是一个在春天里种下梦想,用一生的汗水辛勤耕耘的人。
果然,这个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忠州娃,一直对生他养他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他考大学选择学农,一定是想着今后在他热爱的这片土地上有所作为;他学有所成,放弃优厚的工作,选择回归家乡,“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因为他守着自己的初心。人这一生啊,有多少人走着走着就忘记了自己出发的目的。能守住初心的人,哪怕奋斗一生不成功也成仁。内心的宁静,才是最大的成功。
他的谈吐算不上非凡,但儒雅实在。就像他这一路走来的每一个脚印。谈起公司近1万亩的柑橘种植基地、年产1万吨的柑橘鲜果、几十个柑橘品种、几百人的用工需求,他风轻云淡。但我能感知到,他经历的风雨雪霜,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说透的。在春天里,他只想把阳光带给大家。
阳光的灿烂,一直在他的柑橘园里。无论是三峡橘海还是石宝果园,橙红橘黄,满目春色。或者说,春色一年四季在他的园子里,经年不衰生长着希望。他的园子像春天的摇篮,孕育着橘乡的梦想。
菜花儿正香,李子花雪白,桃花鲜艳。一路的春色调和着橘园的丰满。这黄绿相间的景致,铺满山坡。抬头天蓝云淡,低头满目葱翠,空气里透着丝丝清甜。更甜的是柑橘,摘一个在手,看它在阳光下泛着晶亮的光泽,摩挲它细腻的果皮,手心便有了果子的香味。待果瓣入口,满口生津,却不是一个甜所能表达的。细腻、润泽、清透……舒爽的感觉久久留在唇齿之间。
我想起了很久以前吃过的柑橘。质朴、纯真,但有些粗糙。如今的柑橘已然是精致中仍带着故乡情怀的精品。就像“忠橙”这两个字,守着初心,开拓创新。我们常常感叹岁月老去,曾经不在。其实,在老去的岁月里,曾经仍然在,只是盛装了过去不曾有的丰沛。如今的柑橘可以出口海外,也可以装在普通人的果篮里,这一路的收获,何尝不是一种进步与双赢呢?
秦桂林怀念父亲母亲一锄一锄种下的柑橘,怀念那些年忠州大地上柑橘的味道,所以他愿意看见乡亲们在园子里劳作的幸福。但他更愿意看见现代农业带给乡亲们的改变。他可以钻研在前沿技术的一线,也可以耕作在黄天厚土的田间;他可以带着柑橘新品种走南闯北,也可以在果园陪老农闲谈过去的农事。柑橘,应该是他一生的梦想和牵挂,他想开垦出不一样的春天。
春光正好,任何人都可以带着梦想出发,趁着春天的风,开创自己的新天地。 (作者单位:忠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