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赠忠州防御使、授忠州团练使的播州土司祖、孙 24
——宋代遥郡忠州的忠义将

  □ 袁代奎

  杨粲(?~1231)字文卿,系播州(今遵义)的杨氏鼻祖杨端十三代孙。少年即怀大志,秉性好学,德才兼具,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承袭播州安抚使。开禧三年(1207)正月,四川宣抚副使兼陕西河东招抚使吴曦叛宋降金,遣将引金兵入凤州,献关外凤、阶、和、成四州地于金,求金封王,金封吴曦为“蜀王”,以兴州治所为行宫。杨粲义愤填膺,当即贡献黄金白银万两战马300匹给朝廷,“以助国用”,讨伐吴曦;同时建言朝廷乘胜“大举北伐,以雪先耻”。并率播州兵马北上,请缨参加平叛,赴援途中,传来忠义将士杨巨源、李好义、李贵等与随军转运官安丙诛杀吴曦、收复四州捷报。杨粲未能实现参战杀贼夙愿,但他的忠心和义举也得到朝廷的肯定,“上优诏答焉”。

  嘉定十二年(1219)杨粲又输送战马300匹于蜀帅,支持南宋王朝的抗金战争,“蜀帅以闻,上益嘉之”,上报朝廷,获宋宁宗多次嘉奖。杨粲崇尚儒术,建学养士,精通古代“寓兵于农”的治军之术,实行亦农亦兵,“且耕且战,得富国强兵之策”,组织训练了一支“寓兵于农”的地方武装,加强了他的统治地位,在多次讨伐战中取得胜利。他治播州以“文武兼资”著称,实行比较开明宽松的对内政策,不苛求勒派,社会稳定,生产发展,播州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开创“播州盛世”。卒于宋理宗绍定四年(1231),赠左卫大将军、忠州防御使,并“赐庙忠烈,封威毅侯”。

  长子杨价袭任播州安抚使,端平年间(1235)杨价率雄威军入川抗击蒙古军,屡建功绩。升迁武功大夫、閤门宣赞舍人。淳祐三年(1243)杨价逝世,朝廷下诏其长子杨文(字全斌,1220~1265)袭任。杨文总结蒙宋交兵教训,分析西南战局,致书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余玠,条陈著名的防止蒙古军南下的《保蜀三策》,提出了西南战场的抗敌战略方针。余玠认为很有见地,采纳杨文的中策,拟在川中择险要地建寨堡城池,作为诱敌深人,遏制蒙古铁骑的战略根据地。四川军民以这些城寨为根据地打攻防战,发挥“以步扼骑”优势,有效打击和遏阻了蒙军,牵制蒙古兵力,减轻了江淮战场压力。淳祐八年(1248)杨文发五千播州兵随大帅俞兴西征,三战皆捷,迁升左卫大将军。北伐汉中,又三战三捷。淳祐十二年(1252)蒙古军铁骑火鲁赤围攻嘉定(四川乐山)杨文派总管田万带兵五千,间道赴之,解嘉定围,加右武大夫。宝祐三年驻扎川北陕南的蒙古军,与屯驻云南大理的蒙军,南北夹击四川,从乌蒙(今云南宣威),渡金沙江入宣化(今宜宾市),四川宣抚使李曾伯急调播军赴援,杨文派其弟大声率五千兵马阻击,与蒙军大战于川南、川西各战场,出奇制胜,九战皆捷,活捉蒙将阿里等人,为保卫西南立下赫赫战功。四川制置使视播军为左右手,宋理宗诏封杨文为御前雄威军统领,恩宠有加。七月,诏杨文进一秩,转左武大夫。宝祐五年(1257)杨文奉诏修筑龙岩山城(今海龙囤)以为播州根本。次年升亲卫大夫、忠州团练使。景定年间(1260~1264)进中亮大夫、和州(今安徽和县)防御使、播州沿边安抚使,爵播州伯,食邑七百户。卒赠封金州观察使。 

  授西北儒将之后辛兴宗、宦官蓝继宗及其养子蓝元震忠州防御使。

  (作者系忠县政协退休干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回忆二外曾祖父讲抗美援朝的故事
~~~
~~~
~~~
~~~
~~~
~~~——致“渝忠客2180”船主
~~~——宋代遥郡忠州的忠义将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公益广告
   第04版:文艺副刊
“喀秋莎”火箭炮与航道交织的烽火岁月
八一建军震长空
军魂
洪武十二年 62
剪纸作品展示
致敬巴蔓子将军
只为心中那抹不忍的浓愁
赠忠州防御使、授忠州团练使的播州土司祖、孙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