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超
“现在不管是开车还是坐车,都很方便,我从老家石子乡到县城1个小时就到了。”10月14日下午,家住忠州街道中博社区的谭景英从石子乡宝山村的老家回来,不禁感慨道。
“以前从老家到县城,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到乌杨,再从乌杨坐船到县城,一趟就是大半天。”回忆起往昔,71岁的谭景英深有感触,“那时候远一点村子里的人连乡里都很少去,更别说进县城了。”
“我第一次进城的时候,高兴得前一天晚上觉都没有睡。”回忆起第一次进城的情景,谭景英来了兴致。第一次进城,天还没有亮她就开始走山路去坐船,路很远也很崎岖,但心里的愉悦战胜了一切艰难。到了县城后,她觉得进入了新世界,哪里都稀奇。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会在和别人聊天时炫耀自己去过县城的经历。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出行的交通工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步行、坐渡船、骑自行车,到后来的搭乘摩托车、大客车、公交车,再到现在坐私家车、出租车、网约车,以及即将实现的“高铁梦”,交通工具的变化,为人们出行创造了快捷、安全、舒适的条件。
交通工具变化的同时,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忠县长江大桥飞架南北两岸,农村公路贯通全县大小村庄,G50、G5515、G69等高速公路呈“大”字型展开,鸣玉溪大桥、㽏井大桥拉开城市骨架,忠信大道解决园区交通不畅问题,忠石沿江旅游公路串联“忠州八景”,新生港实现“江海直达”,渝万高铁火热施工,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体系畅通着城乡“毛细血管”,让人流、车流、物流通往四面八方,助力忠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如今,出行方式选择多,道路四通八达,到哪里都方便。”谭景英说,现在她经常坐着公交车,到处看看忠县城的变化。她为如今交通出行的便利顺畅点赞,更为家乡和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到自豪。
“现在这个日子真的是越过越舒心,年轻时做梦也没想到会过上这么好的生活!”谭景英笑容满面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