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9日 星期一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忆中的桐油灯

  □ 谢邦楠

  我的老家在忠县的一个偏远小山村。在我的记忆中,家里过去是没有电的,每到晚上,家家户户用来照明的都是桐油灯。

  桐油灯,顾名思义就是用桐子树上那圆溜溜的果实榨出桐油,将它作为燃料来照明的一种灯。用竹块制成一个灯架,再用一段人工弯曲的竹片固定在灯架的一侧,便于手提油灯。竹架上放着一个小铁碗,在铁碗里倒上桐油,再放几根灯草芯浸泡在灯油里,用一两寸长的竹片将浸泡后的灯草芯的一端拨到灯碗的边沿,用火点上,灯草芯便燃烧起来,它的光亮便可照明。如果灯的亮度不够,就用小竹片将灯芯拨一下,桐油灯一下就变得更亮起来。有句俗谚:“像桐油灯,拨一下,亮一下。”尽管这话是用来比喻那些做事不主动的人,却道出了桐油灯的本质:拨一下,灯光就会亮一些。

  桐油灯光亮微弱,虽然照不了多远,但它带给家人的却是一片温馨。记得那时,一到晚上,母亲便把点亮的桐油灯放到灶台上做晚饭,饭做好后,一家人又围着桐油灯吃饭。饭后,母亲又在昏暗的灯光下做针线活,父亲则在一边织撮箕、扎扫帚等,我们小孩就在灯下做作业或看书。那昏暗的桐油灯不时会飘来一股呛人的桐油味和熏人的黑烟,常常把我们的鼻孔熏黑。不过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每天早上,母亲还会早早起床点上桐油灯做早饭,吃了饭我们便背着书包去上学。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再也不用桐油灯照明了,取而代之的是煤油灯。煤油灯比桐油灯要亮些,使用起来也更方便。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老家终于通了电,家家户户用电灯照明。电灯亮晃晃的,照得如同白天一般,且用开关按钮控制,十分方便。从此,就再也不用划火柴去点桐油灯、煤油灯,也没有刺鼻的油烟了,桐油灯、煤油灯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在农村,很难寻找到它们的踪影,但也有少数乡民还留存着,以此作为永远的纪念。幸而在我老家的旧屋里,至今还存放着曾与几代人朝夕相伴的桐油灯。每次回到老家,看到它结上蛛网,布满灰尘,我们都会将它擦拭一番,让它清洁如新、容颜依旧。

  桐油灯,虽然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它曾与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至今因念其功劳而不忍遗弃。桐油灯,经历了岁月的沧桑,见证了那些年代农村生活的艰辛。它不是一盏普通的油灯,而是一种情感的载体,唤起了人们对过往生活的回忆。

  桐油灯,它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作者系忠县官坝中学退体教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
~~~
~~~
~~~人间烟火
~~~
~~~
~~~——浅谈散文《重返城口路途坦》的创作体会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图文
   第04版:文艺副刊
巷子里的时光
忠州巷子里
冬天来了
书法作品欣赏
入冬
记忆中的桐油灯
视野·底蕴·文艺范儿